風景:流動的丹青19(2 / 2)

位於瀘溪河水岩段東岸的古越村,是依據古越人“水行而山處”的生產、生活習性而設計的文化景觀。無蚊村三麵環山,一麵臨水,有許姓人家四十餘戶,因村裏一年四季沒有蚊子而聞名。

據說這許村的村民都是上古年代隱士許由的後裔。許由隱於箕山,因賢良而聞名天下,堯帝先是要將帝位傳給他,他堅辭不受,後又召為九州長,他仍舊是拒絕。非但如此,還特意跑到潁水邊,掬泉洗耳,因為耳朵聽到了那些有關功名利祿的話,淡泊寡欲的心境受到了玷汙。這個舉動,足證其超凡脫俗無欲無求。

有道是心由境生,在這樣遠離塵世擾攘的地方,麵對與世無爭的人們,習慣了匆忙喧囂的都市生存的我們,也不由得體驗到一種久違了的無所羈絆的感情,甚至於泛起片刻的歸隱之想。

遁入空門,忘卻塵世的煩憂,我深有感觸地說:這何嚐不是凡生的又一種境界?更不失為人生的一大快事呢?

龍虎山丹霞地貌所特有的色彩,更為風景添加了一重奇異的魅力。由紅色沙礫岩構成的峰巒,呈紫紅色或赭褐色,遠遠望去,雲蒸霞蔚。陽光照在上麵,五色紛呈,紅紫斑斕,分外妖嬈。水麵上則是或波光瀲灩,或靜影沉璧,呈現出一派生動的層次感。

泛舟瀘溪河上,兩岸諸峰次第映入眼簾,或一柱聳立,直抵雲天,或巨石成磐,如蹲如踞,但都是奇崛陡峭,直上直下,仿佛斧頭劈下的一樣。單獨地端詳每座山峰,也姿態各異,獨具魅力。

僅從峰巒的名字,就大略能夠想見其形貌了。“金駝跋涉”,一頭巨大的駱駝,經長途行走疲憊了,暫時趴在地上小憩一下,頭部抬起,平視前方,神態安詳。

“仙猴會師”,一群猴子把頭部湊在一起,耳鬢廝磨,憨態可掬……

距許村不遠處,還有一座孤峰被稱為“迅翁峰”,那可真是鬼斧神工,活脫脫就是一座魯迅側麵頭像雕塑。那突出的前額,濃重的眉毛,粗黑的短髭,凝視的眼神,凜然而剛毅,簡直就是現實中的魯迅再現。

龍虎山不僅風光秀麗,崖墓更是中國一絕。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種喪葬形式,也是我國多種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別的一種喪葬形式。從簡易棧橋過河,我們找了一個觀看懸棺的最佳位置,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一串懸棺,據說那一串是一個家族的。看完升棺表演,我們終於了解到龍虎山懸棺之謎。

不覺之間,暮色濃重起來。恍惚之間來到一條山中的古街,沿河吊腳樓、碼埠,岸邊偃伏著大石頭,平坦如砥。有三五浣紗村婦、搗衣少女蹲著,或浣衣,或洗菜。在她們身邊,有孩童戲水,漁舟係岸,更有成群的白鴨浮水遊弋,意態悠然,給這江南古鎮構築成了一條韻味十足的孕育著獨特地方民俗與風情的風景線。

置身這條風景線上,我們仿佛已與之融為一體。在這龍虎山濃重詩意的包圍之中,在這夕陽霞光映照的朦朧之下,陶醉其間,我們熏然的竟忘記了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