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 解決問題不能等(1 / 1)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還沒有仔細地考慮好問題存在的客觀性,就以逃避的態度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投了否定票;另一種就是漫無目的、避重就輕地等待。這兩種做法,一方麵無限地放大了問題,另一方麵也為自己的開脫行為找了很好的借口。這樣的想法大都是不可取的。

首先,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堅信問題是可以破解的,關鍵是看你是否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即便一時找不到突破點,但靜下心來總會在一團亂麻中找到關鍵的一個結,來作為解決問題的首選;或者試著換一條新途徑來走,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不等於永遠不能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有時候,我們會對一件事情說,很遺憾,等下次吧。然而,時間並不會站在原地等你或是單獨為你創造一次新的機會,往往到了最後這種等待就真的成為永遠的遺憾了。“我以為小鳥飛不過滄海,是以為小鳥沒有飛過滄海的勇氣,十年以後我才發現,不是小鳥飛不過去,而是滄海的那一頭早已沒有了等待……”

由此看來,即使是最原始的努力也要比不作為的等待來得更積極、更主動些,很多時候,腳踏實地的直麵問題,未必不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最好的途徑。

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

有人要開一家日式料理店,他的朋友陪他跑遍了整個城市,看了無數座房子,最後從中選出了十處列為準店。等一切都籌備得差不多的時候,他便交給他的朋友一個任務,每天都要找出問題來供他解決。開始,他的朋友還為他的認真感動,後來就有些不耐煩了,看他還在那讓朋友挑毛病,朋友就說:“挺好的,趕快開業吧,早一天開業早收入一天。”

那人看著他的朋友,說:“正式開業還要等一個星期,從明天開始,我請你帶朋友來吃飯,全部免費,但有一條,每吃一次,至少找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

“因為在日本,不能讓客人的等超過5分鍾,不能讓他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現在開業,我沒有把握,所以我付費請谘詢公司替我找最挑剔的顧客來,如果你方便也請你來,多提問題,拜托了!”

“你也太認真了,這是在中國,不用這樣,要我說,先開業,發現了問題以後再說。”

“不可以的!我不能拿自己的生意做實驗,我做過調查,開業的前十天進店的顧客,基本上就是你店裏長期的顧客,如果你在這十天留不住顧客,你就要關門。”

“為什麼?”朋友有些不解,“一個新開的店,有點問題是難免的,客人也會諒解的,下次改正就可以了。”

“不!沒有下次,可以解決的問題留到了下次,也許下次真的就再沒有解決問題的機會了。”他的朋友看著他,忽然間明白了過來。

成敗也許隻有一次,哪一個問題要想得到徹底解決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麵對這些問題,躲避不是辦法,避重就輕同樣不能達到目的。破解問題需要智慧,如果分不清主次,不明白哪些問題是需要果斷解決的,哪些是可以暫時擱置的,那麼就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了。

亡羊補牢的故事,一直以來被作為正麵的說教,其實並不妥當。隻要多思考一下,就不難看出丟羊的原因究竟在哪裏。羊之所以會丟,並不是羊圈的責任,而是那個牧羊人本身存在的問題。一個有心的牧羊人,就算他的羊是在野外放養,他也能夠保證自己的羊群完好無損。而一個對已經明擺著的問題不去及時解決的人,即使把圈補好了,羊也照樣能丟。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在問題已經出現並且造成一定影響的時候,才想著去想辦法解決或彌補。殊不知,在彌補的同時失去的更多。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並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後悔的。

人生根本就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有了問題就要馬上去解決,我們千萬不要做事後諸葛亮,事後諸葛亮隻能是浪費時間,並且還給人帶來鬱悶。什麼事情,最好是防患於未然。如果一個人將亡羊補牢視為自己處世的聖經,試問,誰家有那麼多羊兒讓他去丟呢?

三鹿奶粉的東窗事發,使多家國內知名奶製品企業的問題暴露,一時轟動全世界,雖然各個企業在事後都做出相應的整頓和善後工作,但事情畢竟還是發生了,給那些忠實的消費者帶來了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不禁讓人發問:原本存在的問題,為什麼要在它給人們帶來災難性後果的時候,才想起要去解決它呢?

許多問題其實都是明擺著的,就好比往自己的家裏放置了一顆未經處理的啞彈一樣,明知道它有爆炸的可能,卻將它放在屋子的角落置之不理,或者是今天等明天,明天等後天,始終都沒有實實在在地將它處理掉。結果呢,等到這顆“啞彈”真的爆炸了,把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給毀了,一切補救都為時已晚。如此悲慘的場麵,自然是人們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