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亂世中的幸運兒(3)(2 / 3)

第二年正月,卞夫人隨班師的曹操大軍返回鄴城,甄洛前往迎接。當卞夫人所乘的轎子剛剛出現在遠處,甄洛便已經歡喜得流淚不已了。卞夫人被兒媳的孝心所感動,拉著甄洛的手說:“你怕我上次生病也會像從前那樣反複難愈嗎?唉,我隻不過是偶感不適,小病而已,十幾天就好清了。你瞧瞧我的氣色,好得很呢。”

甄洛這次“孝感恪天”的表現,為她掙了不少分數——卞夫人見人就誇:“我那個大兒媳婦,可真是孝順的好孩子啊。”

四年後,曹操再次率大軍東征,卞夫人、曹丕,以及甄洛的一雙兒女曹睿、東鄉公主都隨行。不湊巧的是,甄洛恰恰在此時染病,隻得留在鄴城治療。

足足又過了一年之久,建安二十二年(217)九月,出征的人才返回了鄴城。

一見麵,卞夫人便對甄洛容光煥發的豐滿模樣非常詫異,問她:“你與兩個心愛的兒女分別了這麼久,能不牽腸掛肚的嗎?怎麼我倒覺得你比一年前更滋潤精神了?”甄洛笑著解釋道:“睿兒他們隨在奶奶的身邊,我還擔心什麼?您老人家自然比我更能照顧得孩子們妥當。”

家庭之中,婆媳之間的敏感問題之一,就是養育孫輩的意見不得統一。甄洛這話一說出來,卞夫人那個舒坦就不用說了。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延康元年(220),三十四歲的曹丕取漢獻帝而代之,是為魏文帝。成為曹魏帝國的帝王之後,曹丕尊封自己的母親卞夫人為皇太後,居永壽宮。

後宮不可無主,甄洛既是曹丕原配妻子,又是曹丕長子長女的生母,又討婆母卞皇太後的歡心,按照常理,接下來就應該冊封她為皇後了。

然而甄洛高估了卞夫人所能(所願)給予的助力,更高估了自己在小丈夫心目中的地位。

此時的曹丕,已經移情於貴嬪郭氏了。

郭貴嬪名叫郭女王,與甄洛相似的是:在夫妻關係上,她也身兼妻子與長姐雙職,她生於中平元年(184)三月乙卯日,比甄洛小兩歲,比丈夫曹丕大三歲。

郭女王的父親郭永在東漢末年官至南郡太守,她在三男二女的兄弟姐妹群裏排行居中。據說她從小就有與眾不同的言談舉止,因此很為父親看重,說她有“女中王”的氣度,因此便在閨名之外,為她取字“女王”。

郭女王的少女歲月比甄洛要不幸得多,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在黃巾起義中,她的父母和兄弟們都不幸死去,她自己則由官宦人家的小姐淪落為銅鞮侯家的婢女。再後來,她又被主人當做禮物送給了曹丕。

雖然隻是個婢女出身的姬妾,郭女王的聰明智慧卻很快使她引起了曹丕的注目,並且嶄露頭角。

甄洛的聰明,更多的表現在家庭內部,而郭女王卻比甄洛更高超,她擁有參與政治鬥爭的智謀。在曹丕與諸兄弟爭奪魏王世子的過程中,郭女王屢出奇謀,為丈夫出謀劃策,因此,曹丕能夠最後勝出並且最終稱帝,郭女王應記大功。

那麼,不用多說了,曹丕移情別戀也就在所難免。

而對年紀已將四旬的甄洛來說,更糟的還不僅僅是同樣已不年輕的郭女王。自打曹丕稱帝,他身邊的美女便層出不窮。希望鞏固權位的將相大臣們都上趕著把自己家的美女尖兒們往魏宮裏塞。很快,在這群年少的美女中,又有李貴人、陰貴人成為曹丕的新寵。

甄洛現在所麵對的,是她嫁給曹丕以來從未有過的冷清淒涼局麵。自從在奪嫡鬥爭中郭女王表現得比她更有智慧以來,她在曹丕的心目中的地位便已經江河日下。所以在即位為魏王之後,曹丕幹脆更將甄洛丟在鄴城,隻帶著能夠給自己出謀劃策的郭女王出征,並一直把郭女王帶到了洛陽,和郭女王一起同心協力地策劃漢獻帝禪位事宜。

不久,曹丕果然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皇帝,不用說,郭女王在他心目中更是旺夫之極。因此,在隨後的冊立皇後問題上,曹丕遲遲沒有作出決定。他事實上已經偏向了與自己誌同道合的郭女王,更何況“見麵三分情”——兩年以來,曹丕與甄洛連麵都不曾見,身邊又滿是鶯鶯燕燕,他對甄洛的舊情還能剩得了多少?

在曹丕即位為帝之後,退位的漢獻帝劉協將自己的兩個女兒也送進了曹丕的後宮。這兩位劉貴人不但是遜帝之女,按照輩分還是曹丕的外甥女,曹丕即使不寵愛,也決計不會冷淡。再加上李貴人、陰貴人……遠在鄴城連丈夫的麵都見不著的甄洛,實際上已經陷入了四麵楚歌的絕境。

據說,甄洛貌美,更善於修飾。在她所居住的宮室裏,有一條口含赤珠的綠色靈蛇。甄洛每天都留意觀察這條蛇,從它盤曲卷繞的姿態中學習新奇的發式。因此她的發型每天都有不同,被稱之為“靈蛇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