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出走沙城(1 / 1)

故事的發生,從一九三八年開始。

陽春三月,青峰嶺上已是百花盛開,流沙河從青峰嶺北麓起源,穿過數不盡的深山幽林,途經無數的旖旎風光,最終彙入赤水江。

朱東樓與朱佳富等人,就是搭乘一艘小船,從霓光鎮來到沙城的。霓光鎮座落在青峰嶺腳下,那裏依山傍水,風景優美,而霓光鎮祖祖輩輩的居民所擅長的便是製作煙花的小鎮,霓光鎮的鎮名便是由朱東樓的祖父得來的。

朱東樓的祖父朱長清曾是霓光鎮響當當的人物,老人家製作煙花的手藝享有盛名,他所製作的煙花受到了老佛爺的嘉獎,不但得到了重賞,還得到了老佛爺親筆書寫的三個大字:“霓光鎮”。從此霓光鎮名揚天下,平時各地往來采購煙花者四季不斷。因此可以說,朱東樓的老祖父是霓光鎮的大功臣,在霓光鎮頗有地位和威望。

可惜輝煌的曆史已經過去,祖父駕鶴西去,朱東樓的父母也早早撒手人寰,留下這三代單傳的嫡孫朱東樓,吃百家飯長大,無人疼,無人護庇,小小年紀便變得生性頑劣,屢犯族規,長大後也遊手好閑,其實這朱東樓長得原本還算俊俏,奈何一雙小眼睛充滿了邪氣,言行舉止也流裏流氣,因此鎮上的人沒有一個喜歡他,見了他就都像躲瘟疫一樣避開了。

朱東樓也不在乎這些,成日就到處閑逛,見了姑娘就逗姑娘幾下,還隨時地燃放鞭炮,這是大大地觸犯了族裏的族規的。這條族規上千裏來從來沒有人敢違犯,偏偏他朱東樓不知深淺,不顧死活,他幾乎是沒有一天不在挑戰這條族規的。

隻不過,族長和長者們都念在朱東樓的祖父是千百年來最為光宗耀祖的一個,朱東樓又是三代單傳,不忍心斷了一脈的香火,因此也就隻能手下留情,對朱東樓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和朱東樓一起來到沙城的,還有朱國兵、朱國文和朱國武。這朱國兵沒什麼,那朱國文和朱國武卻是朱東樓的對頭。這二朱是親兄弟,也是鎮上的小霸王,都生得虎背熊腰,孔武有力,從小就愛欺負無父無母的朱東樓。這一次來沙城,要不是朱家富安排的,他才不願意和朱國文、朱國武同行呢!

除了朱國文和朱國武,還有一個在族裏比較有威望和地位的中年人,他叫朱家富。按輩分,朱東樓應該管朱家富叫一聲三叔,平時他負責鎮上的煙花銷售和原材料的采購,鎮上的民居還在他的介紹下購進了小型的煙花包裝設備,傳統的煙花手工製作頓時變成了半自動化的流水線生產,每一個小家庭都是一個生產煙花的小作坊,這收益無形中就翻了倍,這怎麼能不使眾人感激和尊崇呢!

可就是這個朱家富,表麵上道貌岸然的,背地裏卻偷偷地和村裏的寡婦宋巧英相好,可巧讓朱東樓撞見了,還好宋巧英收買了朱東樓,不然這事要是傳出去,那還得了。因此朱家富故意以帶朱東樓到沙城的煙花鋪裏學學手藝、見見世麵、長長見識為由,和族長商量過了,就把朱東樓給帶到沙城來了。朱家富生怕自己製不住朱東樓,還特地帶上朱國文和朱國武同行,這樣一來,要是朱東樓有個什麼頑皮搗蛋的,自然就有人收拾他,用不著朱家富親自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