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所以看什麼人都權威,因為別人是不是權威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覺得他權威。其他心理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當你不接受自己的某一側麵時,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這種人,而你跟他的關係始終處不好。所以你內心的健康度,直接決定了外部實的樣子,內部有多高的和諧度,就會有什麼樣的外部現實相對應。上麵孩子的例子,他自身其實蠻無辜的,但在現實暫時不可能改變的情況下(父親畢竟不大可能改變他自己的習慣),隻能“反求諸己”,先從自己內部去處理問題。父親會影響你,那是他的問題;但是父親能影響到你,那就是你自己的問題。把自己這方麵的問題解決了,健康度逐步提高,神奇的事情又發生了,伴隨你的改善,父親那邊也會進步。心理問題的改善不會是完全孤立的,你的進步不會僅隻是內心的改變,那樣的話說明你基本上還沒進步,因為心理上的成長跟現實是同步的。
跟阿尼瑪的相處也是這個道理,所以了解段譽對阿尼瑪認識的層次,就可以知道現實中他會有什麼樣的愛情。他會在現實中找到一個貌美、純潔、感情上受過傷、封閉的女孩。本來就是按照阿尼瑪的標準來對應現實的,所以找到一個跟阿尼瑪長得一模一樣的人也不奇怪。這就是所謂的似曾相識,那就是你的一部分,多多少少在夢裏見過一點,怎會不相識?如同被阿尼瑪吸引一樣,他遇到現實中的阿尼瑪會一見傾心,可供任意驅使,萬死不辭。如同磕頭一樣,他一定會很癡心,付出艱辛的努力,但他的付出不是白費,最終會得到回報。
便在此時,隻聽得一個女子的聲音輕輕一聲歎息。
霎時之間,段譽不由得全身一震,一顆心怦怦跳動,心想:“這一聲歎息如此好聽,世上怎能有這樣的聲音?”隻聽得那聲音輕輕問道:“他這次出門,是到哪裏去?”
段譽聽得一聲歎息,已然心神震動,待聽到這兩句說話,更是全身熱血如沸,心中又酸又苦,說不出的羨慕和妒忌:“她問的明明是慕容公子。她對慕容公子這般關切,這般掛在心懷。慕容公子,你何幸而得此仙福?”
阿尼瑪出現,會表現出巨大的吸引力。如同段譽,單是一聲歎息也讓人心動、熱血沸騰。但是,不能反過來,隻把吸引力當作判斷是不是阿尼瑪的標準,有時兩個心理有問題的人之間,也會表現出很大的吸引力,比如施虐狂和受虐狂。
他一見到那位小姐,耳朵中“嗡”的一聲響,但覺眼前昏昏沉沉,雙膝一軟,不由自主跪倒在地,若不強自撐住,幾乎便要磕下頭去,口中卻終於叫了出來:“神仙姊姊,我……我想得你好苦!弟子段譽拜見師父”眼前這少女的相貌,便和無量山石洞中的玉像全然的一般無異。那王夫人已然和玉像頗為相似了,畢竟年紀不同,容貌也不及玉像美豔,但眼前這少女除了服飾相異之外,臉型、眼睛、鼻子、嘴唇、耳朵、膚色、身材、手足,竟然沒一處不像,宛然便是那玉像複活。他在夢魂之中,已不知幾千百遍地思念那玉像,此刻眼前親見,真不知身在何處,是人間還是天上?
這樣的癡心,已是世間少有。唯一的遺憾是,接下來這位少女把段譽當瘋子,顯然段譽不是她的阿尼姆斯,可憐段公子,癡心絕對,但終究隻能是一廂情願。眼前的這少女,早已心有所屬。段譽就是段譽,雖難免心生嫉妒,卻也能自己克製。無論別人多麼不在乎,段譽死皮賴臉也要跟在別人屁股後頭,為的隻是多看兩眼,多待一會兒,如此男兒,怎能不叫他癡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