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頗為遺憾最漂亮的知畫被老佛爺領走了,在這個時候,他終於又想起自己的大計劃了。恨恨的在心裏咬了壞他好事的老佛爺兩口,乾隆
著臉揮退了
上前伺候的知琴、知棋,也不理忐忑的陳邦直,兀自一甩袖回房安排粘杆去了。
他當然是不能明目張膽的跟手下人說,大家收拾收拾,咱們去行刺老佛爺,順帶把十二、十三阿哥也打包了。這話他要是真出口了,皇位也就可以讓賢了,就算是暗地裏,他也絕對不能把這種
暗思想吐露半句。但是他可以暗示啊,比如撤了跟隨在老佛爺及後妃
邊的侍衛,美其名曰給她們自由空間之類的,這樣,粘杆侍衛就算明知道乾隆想幹嘛,也拿不住任何把柄了,乾隆也就可以既順順利利達成自己的目標,又道貌岸然維護住了“孝子”的形象。
老佛爺一把撕爛了暗折,憤憤的甩手砸在倒黴的影七臉上。影七無辜的承受了原本該是乾隆享受的怒火,心裏也十分不爽,盤算著,要不要找個機會給乾隆點兒顏色看看?應該
容易得手的,那昏君見天兒的往屋裏招陳家姑娘,聽琴唱曲兒,鬥酒行令,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滾到
上去了,找個機會往那女人
上加點兒料,保證乾隆終
難忘。
在影一的默許下,影七一臉
笑的在知琴和知棋新做的旗服上倒了滿滿兩袋子尖叫十三跳,隨後仔細的處理了痕跡,亢奮的躲在一邊,打算看乾隆倒黴。
可惜,他等來等去,一直等到自己又輪值,也沒等到抽龍戲民女,尖叫十三跳的戲劇化場麵。原因無他,陳邦直並不想讓乾隆這麼容易得手。在他的想法裏,送女兒給皇上天經地義,但是如果皇上隻想吃幹抹淨不擦嘴的話,那還不如不送來的好,最少還能落個不攀龍附鳳的美名兒不是。不愧為乾隆的民間“知己”,通過知琴、知棋的轉述,陳邦直很容易判斷出,乾隆對他這兩個女兒並不認真,估計也就是打算在外麵玩一玩,連領到當地行宮去的想法都不強烈,更別提接進宮封嬪冊妃了。
陳邦直把大罵憋回肚子裏,氣呼呼的責備知琴、知棋的無能,一邊又叫夫人想辦法傳話進去,讓知畫抓緊時間,趕緊把十二阿哥勾到手裏,一定要攥牢了。這樣,說不定還能幫知琴、知棋謀個出路,設法把她們弄進宮去。至於誰都沒看上的知書,陳邦直老早就給拋到腦後去了,沒有用的女兒,生了也是白生。
他不會知道,就是這個被他認為是白生了的女兒,毀了他幾乎耗費半輩子策劃的努力。
知書眼冒暗火,睚眥
裂。憑什麼?都是陳家的女兒,為什麼她就要低另外三人一頭?憑什麼爹娘都圍前圍後的張羅著要知畫籠絡十二阿哥、讓知琴、知棋爬上龍
,卻沒有一個人幫她爭取一二?她是不被皇上和老佛爺所喜,但是這不代表她就完全沒有機會啊!如果她們肯幫她出力,讓她能被帶進京城,她也是有自信可以引
住一個王爺的,憑什麼現在就判了她的終
,再也不關注?知書大恨,都是一樣的女兒,誰比誰高貴多少?她們想甩開她,獨個兒去享受榮華富貴,少做那白
大夢了!既然她們對她無
,那就休怪她對她們無義了。大家一樣的姐妹,她絕對不甘心就這樣眼看著她們將來高出她一頭。知琴、知棋、知畫,咱們還是都安安分分的嫁在海寧吧!不是一直說,大家是好姐妹嗎?那就長長久久的呆在一處好了,誰也別想單飛。
被差別待遇刺激得瘋狂的知書,假笑著收斂了
暗的內心,做出一副端莊的模樣,悠悠然的走去陪格格談心。
金鎖這陣子過得很鬱悶。老佛爺成天拽著知畫談天說地,連請安都給她免了,就是嫌她沒文化,杵在一邊兒看著鬧心;皇後娘娘看皇上不顧體麵的勾搭民女看得來氣,對她這個“民女所生”的低等格格可想而知是沒有好臉色的;而舒貴妃也差不多,每每看見她就諷刺幾句,時而說夏雨荷,時而卻換成陳家小姐,金鎖傷心難過,卻不敢還嘴,畢竟夏雨荷的故事也真是不怎麼光彩;這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