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讓孩子以自己的速度成長(2 / 2)

她的努力也的確得到了回報,在幼兒園的一次智力測驗時,幼兒園的園長悄悄告訴她,她的兒子智商很高,這給了她更大的鼓勵,決心傾盡全力把兒子培養成為最出色的孩子,甚至是天才。

她對於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對於孩子的學習,哪怕是一個發音,也要進行細致的指導。

後來,她的孩子卻令她大失所望,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還好,到了小學高年級的時候,已經是最後幾名的學生了。現在已經上了初中,各方麵絲毫沒有起色,根本看不出一點高智商的影子。更要命的是,這個男孩子性格還沒有女孩子活潑,特別內向,顯得非常窩囊,連一個剛會走路的小孩子都敢欺負他,但是他又特別不聽話,有時候叫他幹點什麼,他就軟磨硬泡,磨磨唧唧,就是不願意去做。

他的媽媽簡直要崩潰了,她實在想不明白,自己的兒子智商那麼高,而且自己嘔心瀝血地教育他,為什麼孩子卻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還不如那些智商不如他、教育環境不如他的小孩子呢?問題出在哪裏呢?真的是上天對她的懲罰嗎?

實際上,這位媽媽不會知道,哪裏有什麼上天的懲罰,問題全在她自己的身上,或者說是她的教育思想出了問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其自身規律的,孩子的成長也不例外。對孩子實施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本身違背了孩子身心發育的基本規律。

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樣一種現象。長跑比賽中,一開始就衝在最前麵的運動員,往往不但得不到冠軍,甚至連跑完全程也很難。孩子的成長也是這樣的,過早地給孩子灌輸一些知識,讓小小的孩子看起來很“聰明博學”,結果長大後卻碌碌無為,急功近利的行為往往導致片麵注重孩子的所謂智力開發,而忽視孩子的全麵成長。

很多家長都希望一夜之間就能實現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不妨贈上一句俗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格、品性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各種能力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孩子的成長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看到孩子今天的確比昨天有進步,要看到孩子的成長。

家長應該建立起這樣的觀念:育人的過程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任何急躁情緒和缺乏耐心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弄巧成拙。

家長對待孩子要有一顆平常心,讓孩子以他自己的速度成長。不要拿別人的長處與自己孩子的短處比,而應該關注孩子的每一個點滴的進步和成功,有一天,你就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孩子真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