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不要奢望孩子一口吃個胖子。進步是一點一點積累而來的,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看看這個孩子的故事:
從讀小學起,他就一直很努力地學習,可成績總是平平。有一段時間,他曾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後來,父親帶他去公園,指著園內的兩排樹問:“你知道那些是什麼樹嗎?”他一看,一排是白楊,一排是銀杏,與高大的白楊相比,銀杏顯得十分矮小。
父親說:“我特意問過公園管理員,這兩排樹是同時栽下的。剛栽下時,樹都一樣高。它們享受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水土,同樣的條件,到後來,白楊為什麼長得高大,而銀杏卻長得矮小呢?”
父親見他回答不上來,接著說:“孩子,要知道,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每天隻要有一點小小的進步,通過一天一天的積累,到一定階限就會收獲不小的成績。隻要它在不斷地堅持,取得一點點的進步也是好的。”
這詩一般的語言,像一道陽光,一下子照亮了他的心頭。他努力著,努力著,從不放棄。到了高中,他的學習成績終於有了質的飛躍,在全年級中名列前茅。高考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學。
來自父親的一句鼓勵讓孩子記住了:成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實現的。珍貴的東西總是經過了漫長而艱辛的成長過程才積累起來的。所以,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沒有取得明顯的進步而變得焦躁不安。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取得的那一點點小進步,因為沒有這一點點小的進步,孩子的突飛猛進是不可能的。
王琦總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孩子,因為他有一個非常理解自己的媽媽。
一次,英語測驗之後,王琦高興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們今天進行英語測驗了。”媽媽說:“是嗎,那你這次一定比上次考得好吧。”王琦驕傲地回答:“當然了,媽媽,我這次考了85分,比上次多考了6分呢。”聽了他的話,媽媽高興地說:“進步不小啊,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媽媽相信你一定還會有提高的。”聽了媽媽的話,王琦非常興奮,同時也決心好好學習,爭取下次取得更大的進步。
在現實中,很多家長對孩子苛求太多。
一次初三學生的家長會,老師讓家長表決心,家長們就紛紛表態,有的說讓孩子前進5名,有的說讓孩子前進l0名……家長們個個鬥誌昂揚,一個不服一個,誰也不想讓班主任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潛力,做家長的教子無方。最後,有一位男士站起來喊道,我讓孩子前進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