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相處、交流的過程中,家長要保持一種主動的姿態,做家長的要積極和孩子交流,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家庭中,主動權往往掌握在家長的手中,如果家長總是板起臉孔,拒孩子於千裏之外,那麼除極個別孩子外,大多數孩子都會隱藏起內心真實的想法與秘密,而不是主動與家長分享。
在生活中,家長要主動地讓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態、對子女的期待等問題,以求換來孩子的主動。
對於保持主動姿態,下麵這個案例中的父親有親身的體會。
一天,兒子像往常一樣回到家,開門後看見在客廳看報紙的我,頭一低,就回他自己的房間了,表情是悶悶不樂的。我心裏一顫,兒子這幾天好像一直都這樣,對於兒子的這種狀態,我們好像一直都視而不見,雖然前段時間工作很忙,但也不能成為忽視孩子的理由啊。於是,我起身放下報紙,走到兒子的房門前,輕輕地敲敲了門:“你好啊,爸爸可以進來坐坐嗎?”隻聽一聲低低的聲音說:“進來吧。”
“爸爸、媽媽前段時間的工作太忙了,忽視了你,真是對不起啊!生爸爸、媽媽的氣了吧?能原諒爸爸、媽媽嗎?”兒子一愣,沒說什麼,我就接著說:“和你要學習一樣,爸爸、媽媽也要好好工作,而且有時會很忙,沒有關心你是我們的不對。我們沒有主動跟你說話,是爸媽的不對,可你要為爸媽想想,爸媽都很累。兒子,如果你想去踢球,就可以問問爸爸有沒有時間陪你和你的夥伴踢球……”
在不知不覺中,談了很多,這次主要是我說話,因為我想告訴兒子我的態度,我願意走進他的世界,以便他的世界的大門向我敞開,我看到了兒子表情的變化,感受到了他的心情是愉快的。
第二天,他就叫我去打球。打完球,他跟我說了很多,他問我:“你們大人是不是覺得我們小孩做的事情很幼稚?”我告訴他:有時候是覺得幼稚,但是每個人都要經曆一個這樣的階段,等你長大了,你回想起你小時候做過的一些事情,你會臉紅的。他問我:“你為年輕的時候的戀愛感到臉紅過嗎?”兒子問著笑了,我如實回答:“我談戀愛的時候已經到大學了,但至今回想起來,還是會為自己的一些舉動感到臉紅,比如我在女生的宿舍下等一個女孩等了幾個小時。”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經常去掏孩子心中的秘密,孩子總是無所保留,我了解孩子的心,孩子也把它當做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
如果家長不主動,不會捅破孩子的心理的窗戶,孩子是不會把心裏的秘密倒出來的,家長不知道孩子的心,家長的教育就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
家長應該主動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與願望,讓孩子不再迷茫地猜家長的想法,讓孩子總是處於猶豫狀態,不知道是否要和家長溝通。
家長隻要邁出一小步,孩子就會邁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