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為鼓勵農村經濟的發展給予其一定的優惠政策外,國家還要解決好已經存在的問題。
在農村土地的分配中,我國現有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是把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給每戶家庭,這使得一個家庭的孩子越多,分得的土地便越多,超計劃生養孩子的成本被平均分攤到全村人的身上,那麼一個家庭的壓力就不會太大。為了控製農村人口的過快成長,土地分配製應該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即兩夫妻組成一個家庭可以分得的土地是一樣的,如果他們想要多生一個孩子,政府並不會給他們多分配一些土地,而是完全由他們自行承擔,那麼一個家庭在生育孩子時就不得不考慮自己土地的承受能力。
打破農產品市場的壟斷現象。不管建設農村經濟的方式是什麼,首先要保證農產品的銷路暢通,農民可以把自己的剩餘產物自由地輸送到城市中,這樣他們的勞動才能為自己帶來最大的益處。但是今天,農民在出售自己的農產品時卻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有些地區的農民不管把價格壓得多低都無法吸引批發商前來采購,而有些地區的農產品價格完全被批發商壟斷,他們隻能獲得些微的利潤。同時,在大城市的蔬菜瓜果供應中,也存在著價格較高的問題。2011年底,東部沿海的許多大中型城市普遍出現了菜貴傷民的現象。而海南、壽光等中國主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卻同時出現了菜賤傷農的問題。在這條產業鏈的最上遊,菜農的出售價格已經降到了利潤所能允許的最低限度;而在最下遊,消費者也承擔著購買力所能支持的最大限度;中間的利潤自然被貿易商卷走。
在東部的發達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中,市場的蔬菜供應普遍出現了價格壟斷問題,蔬菜商壟斷了貨源和運輸,使得大城市隻能接受較高的零售價格,而其他地區的便宜蔬菜卻無法進入這個市場,水果同樣如此。比如在盛產荔枝的嶺南,廣州市的荔枝普遍在10元/斤以上,而在茂名栽種荔枝的農村,價格卻便宜到0.5元/斤,甚至仍然吸引不了消費者。這是因為,廣州的荔枝市場被大商人壟斷,他們將零售價格抬高至人們可接受的最大範圍而不顧實際的市場供需情況,而城市又無法吸納鄰近農村的剩餘產品,使得茂名等農村的荔枝無法自由流入廣州市場,所以消費者隻能接受這種壟斷價格。在經濟同樣比較發達的廈門,由於沒有市場壟斷,鄰近農村的農產品可以自由流入,這裏的荔枝甚至可以賣到1元/斤。這種壟斷問題,既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同時也傷害了農民的利益,它對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永遠隻有傷害作用。
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我國大部分農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這使得他們即便到了城市務工,也隻能從事最低級的體力勞動,建築工地和生產車間便成了他們的主要流向。發展農村經濟,創辦鄉鎮企業,就必須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一個企業負責人不僅需要有精明的生意頭腦,還需要有足夠的財務知識、管理知識和營銷知識等,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提高當前的文化水平,使之更符合經濟建設的要求。對於廣大的勞動者來說,由於他們工作前沒有接受過任何的崗前培訓,使得他們隻能依靠自己的勤勉不斷觀察和練習才能掌握一門技能,而在很多行業中,由於熟練人手已經飽和,沒有任何專業技能的工人便很難找到工作。對於這部分農村務工者,國家可以創辦一些職業學校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更快地找到合適的工作。
加快農村的基礎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最基本條件。中國不少農村地區到今天為止還無法完全實現供水和供電。這既給農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也抑製了鄉村企業的興起。水電是進行工業生產所必需的基本條件,國家必須保證每個農村都能通水通電,這樣它的經濟發展才真正具有可行性。
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道路上, 除了要重點建設農村之外,城鎮的發展也刻不容緩,本文僅以珠三角為例,談談中國區域經濟未來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