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1 / 3)

皇貴妃的葬禮,是不需要百官守孝的,按著皇貴妃該有的規格,一點越矩都沒有的葬禮,隻讓內務府和禮部忙亂了幾日。

喪禮過後,除了因皇貴妃去了,而遣回內務府的翊坤宮的奴才,偶爾會想起她們曾經的主子,偶爾會回想下曾經她們作為後宮身份最高女人手下奴才的風光,除了這些奴才,也隻有烏喇那拉氏的親娘會想起她,會為她感傷流淚之外,就連烏喇那拉家的其餘主子,都在為了新一輪立後之爭而忙碌。

乾隆坐在龍椅之上,冷冷一笑,看著朝下一個個滿嘴禮儀規矩,滿口仁義道德,各種理由讓自己確立皇後人選,畢竟宮裏現在沒有皇後,連皇貴妃都去了,老佛爺又常年纏綿病榻,後宮需要一個女主人來統領,來管轄。

現在後宮的女人中,按說身份最合適的就是婉貴妃了,婉貴妃可是養了兩個最熱門的皇子。

不過這個優勢,也正是讓朝臣們遲疑的地方,他們當然希望自己支持的皇子,能有個更正大光明的登位的身份,嫡子,多好的名頭。可是偏偏兩個皇子,皇子是婉貴妃親子,九皇子雖沒記到婉貴妃名下,可也是由她從小養大的,婉貴妃做了皇後,皇子是嫡子,九皇子也算是半個嫡子,兩方人馬,想加強自己這邊的砝碼,也不想讓對方得逞。

至於後宮其他的女人,不是包衣出身身份低賤,就是份位資曆不夠,根本不可能。

朝臣們最從皇貴妃去了後,就開始每日在早朝上,提議皇上盡早冊立皇後,至於人選,有人提了,絕對就有人反對,所有爭吵了幾日,皇後人選依然沒有明了。

乾隆好像被這嘈雜的早朝,惹惱了,低氣壓越來越強,爭執的熱火朝天的大臣們,好像感應到了皇上內心的不愉,紛紛閉了嘴,“吳書來,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婉貴妃陳氏,賢良淑德,秀外慧中,堪稱天下婦人的表率,且育有皇子永瑱,聰慧端方可堪大任,教養的九皇子永珃,也聰靈毓秀,今冊立其為皇後,於三日後舉辦封後大典,著禮部和內務府全力親辦,不容差池,欽此”

“臣等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旨意剛宣完,乾隆就直接退朝走人了,永瑱和永珃一點也沒有要和那些滿含期待望著他們的朝臣們說些什麼的意思,隻是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家夥們撂下幾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後,就緊跟著乾隆後麵也離開了,留下一幫滿色各異的大臣。

葉赫那拉家的人對於婉貴妃等上皇位是喜憂參半,自家的外孫,雖然能撈個半個嫡子的身份,可是那也不必上阿哥的準嫡子身份啊。

想到阿哥,他們紛紛打了個冷顫,想想那個和先帝像極了的阿哥,那滿身比皇上都強的壓力,想想自家九阿哥那為阿哥馬首是瞻的聽話勁。

這九阿哥自己都沒有要跟阿哥搶的意思,他們這些人就算再怎麼鬥,人家正主都不樂意,他們心急火燎的圖什麼呢?

葉赫那拉家的幾個爺們,一想到剛剛九阿哥看向他們的眼神,就知道那位小爺,是不會允許他們捧著他和阿哥作對的。

自從阿哥九阿哥他們開始上朝聽政後,雖然還沒有領什麼差事辦,可是阿哥每每就一些事情發表的意見,都是一針見血的尖銳,想到那位爺的手段,他們也不有些怯了。

九阿哥就算不能登上那個位子,就看他現在和阿哥的情誼,以後還能虧了他嗎?

乾隆的冷氣壓沒讓這些朝臣們改變主意,永瑱這些日子裏給他們帶來的震撼和壓力,卻讓他們各種想法在腦海中轉了幾圈後,終於下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