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得失間淡定看待(1)(2 / 3)

《戰國策》說:“智者之舉事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成功。”一時失誤既可以成為埋葬一切的墳墓,也可以成為邁步從頭越的起點。失足並不意味著你不可能成功,不過表明你也許要變換一下方向;失足也並不意味著你浪費了時間和生命,不過表明你有理由重新開始。天無絕人之路,關鍵是你能否在被無情地擋在某扇門外時,不悲觀、不絕望,而是平靜且認真地尋找那扇上帝為你打開的窗。

田亮,曾經是跳水界地一顆耀眼紅星,多次在全運會、奧運會以及世界跳水錦標賽上問鼎奪冠,並被譽為“跳水王子”的稱號。他自己也深愛著跳水運動,說“經過多年的努力,得到奧運冠軍的時刻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還幹這個。”

可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他在男子十米跳台中因為失誤的一跳而全盤皆輸,隻獲得了銅牌。奧運會後,田亮的體育人生急轉直下,先是在情感方麵的“亮晶晶事件”和“吳敏霞事件”被媒體渲染得沸沸揚揚,惹來一片非議;接著被眾多商家相中而成為其形象代言人的他,被國家跳水隊以參加商業活動過多為由,予以開除處分。對於熱愛跳水的田亮來說,國家隊就是他的家,猛然被逐出家門,自然是一時難以承受、欲哭無淚。

但是,田亮在幾番努力爭取重複國家隊卻遭到拒絕後,又以超然的淡定回到了跳水訓練場。他說:“我也不想爭辯什麼,我的性格就是這樣的。作為一名跳水運動員,跳出成績才是最好的證明。我當時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就是全力以赴,在幾個月後的十運會上拿到金牌,到時候,成績自然會證明一切。”最終,田亮的勢不可擋地縱身一躍,印證了他的力量。他贏了,但是國家隊依然沒有接納他。

麵對人生的變數,田亮是了不起的,他坦然接受了厄運,瀟灑地告別了曾經給自己帶來無數輝煌的跳水事業,決意在人生的另一片廣闊天地裏繼續自己的步伐。他說:“我現在呢有三個比較大的事情:一個是完成我的學業,其次是把我去年創辦的跳水學校經營好,第三個呢才是演藝圈這個事業。那麼呢,這個我是以時間來劃分的,可能占據我最多時間的是學習,那演藝圈這方麵的事情呢,我隻要去參加了,我肯定都是一種很真誠的去麵對。”

多麼地淡定,多麼的自若。人跌倒了,再爬起來就行了,很多人不是因為一次跌倒而失敗,而是因為沒有再爬起來的勇氣,才與成功失之交臂的。

所以說,跌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後一蹶不振,不再爬起來,留下遺憾。因此,跌倒了請爬起來,因為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如果不堪背負過去,那就一笑而忘之。記住,不是烏雲跟著你,而是你沒有走出烏雲。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中國當代經濟學家、教育學家、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這是人生心態平衡的最富有哲理的箴言,引人細細品味,涵義極其深遠。

淡然,是對一切名利的淡泊,這是得意時的最為重要心態。切不可得意忘形,學唐人孟郊那種“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不可一世。坦然,就是心態平和,順其自然,這是失意時的最為重要的心態。不沉陷痛苦,不怨天尤人,從失敗中奮起,勇於拚搏,敢於從頭再來。

一個順德海關的普通公務員,非專業研究曆史,但是覺得“曆史應該可以寫得很好看”,於是拿起了手中的筆,用通俗淺顯甚至娛樂化的手法重述、重寫曆史,引發出一場“感染”者高燒不退的“讀史熱”。他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

自從今年3月10日把第一篇《明朝那些事兒》放到網上以來,他的博客點擊率已經超過2.2億人次。迄今為止,他已寫完《明朝那些事兒》共七部,並已結集出版。因為喜歡當年明月的敘事風格,一大批網民因此聚集到他的周圍,成為了“明礬”,這其中包括大學教授、7歲小孩和60多歲的老太太。

巨大的榮耀和財富接踵而來,這和他之前的生活相比簡直是天上人間。可是他接受了40多家媒體的采訪,卻從不肯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工作單位。他說:“寫作時的明月不是我,現實中的我是一個心存雜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