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上的驚鴻一瞥,讓許多人都認識了這個外表姣好、才氣逼人的“美女漫畫家”。然而,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身為“80後”的夏達卻沒有大多數同齡人的那種喜歡出風頭的處事方式,相反,她隻是在“畫自己的畫,走自己的路”。春晚的一夜成名是她始料不及的。
“我希望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我的作品上,而不是我的這張臉上。”夏達用這樣平和、淡定“關注我作品本身的人,你們是我的讀者,就請答應我這一個任性的小要求:不要再跟著媒體起哄了,請繼續關注你們原來感興趣的東西,那是我用時間,用健康,用心,用命耗出來的東西。我想它值得。每天拷打著自己的精神和體魄,作畫,作畫。我祭上了自己的命,所以神讓我見到了一絲光。”
年輕且貌美的夏達,名利麵前難得的淡定,夢想麵前執著地追求,使得她創作的漫畫《子不語》得到日本集英社總編輯長茂木行雄和聞名漫畫編輯鬆井榮元的大力推薦,正式登陸日本,與日本頂級漫畫大師同刊連載於頂級漫畫雜誌《UltraJump》,成為國內唯一一部在國內走紅後打入日本頂級漫畫雜誌的原創漫畫。
是不是所有能取得成績的人,都有著一顆自由不羈的心,他們不為一些外界的東西幹擾,尤其是最能令我們動搖的名與利。他們知道自己的人生追求的到底是什麼,所以不受這些束縛牽絆。
說起淡泊名利,不得不提起一個人,我國著名人口學家馬寅初先生。
當年,馬老因“新人口論”遭遇無端的批判,並被撤銷北大校長職務。那天,他正在家裏“接受隔離審查”,他的兒子從外麵回來,說:“爸,你被撤職了!”
他當時正在看一本書,淡淡地答了一聲:“噢!”十幾年後,國家為馬寅初先生平反昭雪,又恢複了他北大校長一職。他的兒子又從外麵回來,告訴他:“爸,你官複原職了!”他當時也是在看一本書,也同樣淡淡地答了一聲:“噢!”
視榮辱為等閑,置得失為莞爾,此為何種心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從容淡定,也就是那種持久的心理定力。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活得更好。人們總是在各種可能的條件下,選擇那種能為自己帶來較多幸福或滿足的活法。所以,很多人選擇了追名求利。
但人生還有另一種活法,那就是甘願做個淡泊名利之人,粗茶淡飯,布衣短褐,以冷眼洞察社會,靜觀人生百態。遠離名利和浮躁,在努力中體驗快樂,在別人都忙於追名逐利時仍堅守寧靜,從容地生活,這樣,才能品味出生命的美好,享受到生活的快樂。
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一位著名的學者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心髒隻有拳頭大小,但是,如果你把整個地球全部裝進去,也裝不滿,還會有空隙。這句話的意思形象地說明,人是非常貪婪的一種動物。貪婪的人總想得到些什麼,因為欲望很大,不能全部滿足,所以便整天悶悶不樂。
其實,人的一生,無論你曾經占有過多大的生存空間,最後仍會赤條條地回到原點;無論怎麼輝煌燦爛,最終都會化為土灰。錦衣肉食、披金戴玉、美女人懷,一切快感都不過是一種神經刺激、心理暗示,一種夢幻中的自我陶醉。隻有拋卻那些無邊的貪欲,才能享受恬淡、愜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