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永遠的孩子(1 / 1)

若露

春節前,我去郵局發信,坐在我旁邊的老人向我借筆填寫彙款單,老人頭發花白,年紀有六十多歲。

看到他在彙款單上寫下1000元,我猜想,他可能是給正在外邊上學的兒女彙款吧——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出乎我的意料,老人填完彙款單後,又在附言欄中端端正正地寫道:“祝父親、母親大人節日快樂!”

原來他是在給父母彙款,我先是一陣驚異,這老者竟然還雙親健在。接著心中便湧起一陣感動:老人這年紀應該已經是兒孫滿堂了,也到了被兒孫所孝敬的年紀,卻仍然不忘盡兒女之孝!

當老人把鋼筆還給我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眼眶竟然濕潤了,那神情,完全像是一個想家的孩子。莫非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隻要有父母健在,無論多大年紀,他仍然是一個孩子!

走出郵局,我的心情很不平靜。是啊,一個人在青年時期先是執著地追求自己的愛情和事業;到中年時,又為自己的家庭、工作,兒女的生活、學習,不停地勞苦奔波;等到人生之秋時,可能才會想起自己多年來對父母的一份最不應該的疏遠。

而在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已經是“子欲孝而親不在”。試想,若人到花甲、古稀的年紀,仍有機會在節日的時候,恭恭敬敬地說上一聲“父親、母親節日快樂!”那是怎樣一種人生的圓滿!

心靈智語

我們可以活到不惑之年,可能活到耄耋之期,就算我們兒孫滿堂,家丁興旺,但在父母麵前,我們永遠是孩子,永遠是蒙受養育重恩而無以為報的孩子。

縱使報父母以金山玉樹,也不如在父母身邊多陪一分鍾,不要等失去後才後悔當初的不珍惜,願我們都能懷著反哺之心,感恩之德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