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感懷(2 / 2)

全世界的中年人本質上都是憂鬱和惆悵的。成功者也罷,落魄者也罷,在這一點上所感受到的人生況味,其實是大體相同的。於是中年人幾乎整代整代地被吸入了一個人類思想的永恒的黑洞——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

中年人比青年人更勤奮地工作,更忙碌地活著,大抵因為這乃是拒絕回答甚至回避思考的唯一選擇。而比青年人疏懶了,比青年人活得散漫了,又大抵是因為開始懷疑著什麼了。

中年人的憂鬱和惆悵,對這世界是無害的,隻不過構成著人類社會一道特殊的風景線罷了。而人類社會好比是一幅大油畫,本不可以沒有幾筆憂鬱的色彩惆悵的色彩。沒有,人類社會就是一個大幼兒園了。

中年人的憂鬱和惆悵,襯托著少女們更加顯得純潔爛漫,襯托著少年們更加顯得努力向上,襯托著青年男女們更加生動多情,襯托著老人們更加顯得清心寡欲,悠然淡泊。少女們和少年們,青年們和老者們的自得其樂,歸根結底是中年人們用憂鬱和惆悵換來的呀!中年人為了他們,將人生況味的種種苦澀,都默默地吞咽了,並且盡量關嚴“心靈的窗戶”,不願被他們窺視到。

中年人的憂鬱和惆悵,歸根結底也體現著社會的某種焦慮和不安。中年人替少男少女們、替青年們、替老者們,也將社會的某種焦慮和不安,最大劑量地默默地、默默地吞咽到肚子裏去了。因為中年人大抵是做了父母的人,是身為長兄長姐的人,是仍身為長子長女的人,這是中年人們的一種本能,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

中年人成熟了,又成熟又疲憊。咬緊牙關扛著社會的焦慮和不安,再吃力也隻不過就是眸子裏隱藏著憂鬱和惆悵。

他們的憂鬱和惆悵,一向都是社會的一道凝重的風景線。

誰叫他們,不,誰叫我們是中年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