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老李頭兒在村子的北頭兒有一塊兒三間房子的宅基地,本來是要給他的兒子蓋起來當婚房用的,兒子找的是一個城裏姑娘,雖說一個城裏一個村裏的,不過兩個人的感情還是挺不錯的,而且已經說好結婚了之後就來這裏住。
姑娘是不錯,可姑娘的爸媽以及親戚們是什麼樣兒可就不太清楚了。
因為李老頭兒的兒子有一天忽然發現,姑娘的手機老是關機,怎麼打也打不通,而且一連著幾天都是如此,於是小夥子直接就找到了姑娘工作的商場,姑娘這才對小夥子說,家裏人不同意他們倆的婚事,一來小夥子是農村的,二來是更不能接受自己的女兒結婚了之後到農村裏去生活。
小夥子當時就挺受打擊的,不過後來和老李頭兒商量了之後還是決定,隻要小兩口兒以後能好好兒的過日子,可以在市裏給他們買一套房子。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最後女方竟然連這個條件也不能令他們滿足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糾結在小夥子的家裏是農村的。
結果可想而知,小夥子最後一怒之下憤然離去,老李頭兒知道了之後也被氣得再沒有了繼續給兒子裝修婚房的心勁兒,結果這三間剛剛蓋好的婚房也就這麼閑置在了這裏,後來隨著時間慢慢的長了一些之後這氣兒才算是漸漸的平了下去。
不過不管哪裏的能人大多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一,閑不住,二,不能看到有什麼東西被浪費。
於是這被閑置已久的婚房就再次的進入了老李頭兒的視線,可正好兒這個時候兒有兩個外地人來到了村裏找房子租,是一個老太太和一個剛剛顯懷的小媳婦兒,問過了是娘兒倆之後老李頭兒正好兒就把自己的房子租給了她們。
不過在村裏租房子比起市裏那就要便宜的多了,於是最後談好,一個月四百塊錢,包水不包電,這娘兒倆也就算是正式的住了進來。
然而這娘兒倆也許是平時就不太愛說話的原因,反正住下來了之後幾乎很少和村裏的人來往,就連老李頭兒上門兒來收房租的時候兒也最多就是相視一笑而已。
小媳婦兒更是整天就呆在家裏頭不露麵兒,而她的老娘還算好些,買了個二手的三輪車之後每天從村中農戶的地裏低價批些蔬菜,然後就蹬著三輪車到三裏地之外的一個小區旁的菜市場那裏去賣菜,反正這就是村裏人唯一知道她們娘兒倆收入來源的地方。
而也正因為如此,唯一和她們娘兒倆打過交道並且還算是熟悉的,就是把菜低價賣給她們的宋老婆子了。
不過話再說回來,當老屠家門口兒那個被遺棄的孩子再次被村裏人開始熱議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一天到了收房租的時候兒了,老李頭兒照例來到了她們住的地方,可是喊了半天門兒之後卻始終沒有人來開門。
怕她們娘兒倆出了什麼事兒的老李頭兒當即就找人搬來了梯子,可是當翻過牆進到了房子裏之後這才發現,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兒早就已經不見蹤影了,不過房間裏的擺設卻是被收拾的整整齊齊的,一樣兒東西也沒有少。
不僅如此,還把院子裏原本已經荒廢了很久的一塊小菜地給弄了一個小型的塑料大棚,總之是捯飭的像模像樣兒的。
隻是在客廳的桌子上放著一百多塊錢,老李頭兒最後一琢磨,才合計出來很有可能這就是電費錢。
這下兒老李頭兒就納悶兒了,不過卻怎麼想也想不出這到底是為什麼,然而好在這娘兒倆不僅沒有破壞或者帶有家裏的任何東西,還把裏裏外外都給收拾的幹幹淨淨的,更沒有拖欠哪怕一天的房租。
所以最後這事兒也就隻能不了了之了,而這個時候兒離在老屠家門口兒發現小豆豆已經過去了能有大半個月的時間。
然而就在當天,當老李頭兒回到了自己家裏和老婆子一起吃午飯並且說起這件事兒的時候兒,老婆子忽然的就冒出了一句,被遺棄在老屠家門口兒的那個孩子該不會就是那個小媳婦兒的吧?
畢竟都是過來人,所以當老婆子這麼一提醒之後,老李頭兒當即就感到還真的有可能。
因為從小媳婦兒當初剛住進來時那剛剛顯懷的樣子,以及老屠家門口兒那張紙條兒上寫著的二十八天來看,這時間完全能對的上號。
不過再後知後覺人也已經走了,還能怎麼辦?
所以這會兒六子帶著龐學峰要去的地方有兩個,第一個是房東老李頭兒家,而這第二個,就是當初和這頗有點兒神秘的娘兒倆唯一還算熟悉的宋老婆子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