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安科納天氣很不錯,下午的太陽懶洋洋掛在半空,把地麵曬得暖洋洋的,臨近海邊的青訓基地,不時還能感受到絲絲帶著鹹味的清涼海風。
在貝納通的安排下,二十八名安科納青年隊員的球員們按照場上位置不同,分為四支隊伍兩個小組進行小場對抗訓練。
一組是四名中場和兩名前鋒隊員組成的隊伍,他們對抗兩名防守型中場加四名後衛的組合;另外一組則恰好相反,由四名前鋒和兩名中場隊員對抗五名後衛加一名中場球員,四名門將被隨機安排到每隻隊伍。
對抗的規則很簡單,就像正常比賽一樣,進球更多的隊伍獲勝,輸的一方將在對抗結束後,全體帶球繞場跑十圈。
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是貝納通要求除四名門將之外的所有球員,無論進攻或防守時,最多隻能接觸到足球兩次,停球後立刻傳球或射門,如果違反規則的隊員會被助理教練卡薩萊.保羅記下名字,在訓練後按照犯規一次,帶球繞場跑一圈的方式處罰。
安科納青年隊的球員們很努力在場地上奔跑對抗,他們希望能在訓練場上發揮出色,讓站在場邊的貝納通把自己選進明天客場比賽的首發名單。
場上隊員之間的對抗很激烈,不過在場邊的貝納通卻很不滿意,他發現四支隊伍的傳球失誤率都很高,小球員們明顯不適應這種簡單有效的戰術,快速停球後立刻傳球顯得有些盲目,傳球線路不夠清晰,傳威脅球和跑位意識也不夠,往往都被防守方攔截後發起反攻。
偶爾有幾次成功配合,形成有效攻門的攻勢,也是曇花一現,很快就淹沒在大量的配合失誤中,不能持續給對方壓力,有點遊擊隊突擊偷襲的意思。
反而是有些自恃體能良好,不懼違規懲罰又希望表現自己的球員,在突然帶球突破成功傳球或射門後,能給對手帶來更大的威脅。
貝納通也想過球員不適應新戰術的可能,並提出今後訓練跑步時必須帶球奔跑,增加有球訓練,有效提高隊員們球感的訓練方法。
這次訓練倒也不是沒有收獲,貝納通在球隊中發現幾個很有特點的青年球員……
比如阿根廷人法布裏西奧.蘭奇,這家夥有189cm的身高和93公斤的體重,良好的身體素質讓他在20歲以下青年隊員的較量中顯得很突出,絕對有成為橋頭堡進攻點的潛質,他的位置感也不錯,總能輕易用身體卡住位置,有時幹脆合理衝撞擠開防守球員,進而頭球轉移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或是直接頭球攻門。
但這個阿根廷小夥子的缺點也很明顯,動作遲緩跑動速度很慢,腳法也不好,無論射門或者帶球都很業餘,隻有傳球還勉強說得過去,但僅限於中短距離的地麵球。
還有被保羅稱之“羚羊”的吉安盧卡.赫拉比,他身體略顯瘦弱,對抗能力一般,腳法一般,傳球一般,但出色的爆發力和誇張的百米速度,讓他經常能有機會從邊路衝刺,直接單刀麵對守門員。
不過也僅是速度出色罷了,這小夥子心理素質很差,每當他狂奔追球後單刀麵對方門將時,他總是一副準備不足很慌亂的樣子,對球的處理很毛糙,常常就是不加思索直接射門,通常這麼做的結果,就是被門將把球撲出底線,甚至直接把球抱在懷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