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流言(2)(1 / 3)

八麵來風之一——態勢語。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叫態勢語。伴隨有聲語言的表達,還存在一種依靠麵部表情、手勢和身體姿態動作,來輔助表達思想感情的無聲語言,我們稱之為態勢語。大家在聽課的過程當中聽到的叫有聲語言,而看到的這些表現叫什麼,我說叫“態勢語”。以前叫肢體語言,以後就廢止它,叫態勢語。你往那兒一站,你當下的那個狀態叫“態”;勢是趨勢,也就是我今天要把大家帶到哪裏去,我要給大家什麼樣的收獲,這叫“勢”;綜合起來叫態勢語,它包括我們的眼神、表情、手勢和動作,以及整個身體姿態。

為什麼我要介紹態勢語?曾有人作過調研,有效傳播中文字占7%,聲音占38%,態勢語占55%。當我們通過文字去讀一個東西的時候,它給你的信息量,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忘了,當然這裏指的是普通人。

大家有沒有覺得我們通過廣播電台聽評書、相聲、故事等要比通過看書省事得多。這是因為聲音在有效傳播中占的比重更多。

態勢語就是這些東西,不用翻譯大家都知道,即使老遠看不清那位老師,聽不見那位老師在講什麼,但是通過我們看到那種狀態,我們就知道他在分享怎樣精彩的一堂課程。

大家都知道希特勒這個人,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是對20世紀後的世界曆史產生了舉足輕重影響的人物,而事實上希特勒也是傑出的演說家。希特勒在演講時,他的那種狀態可以讓任何人毫無例外地被他所影響,這就是態勢語的影響力。

關於態勢語,我們要記住以下這個原則:一切做開放式動作,除非特定內容,不做封閉式動作。那麼什麼是開放式動作呢?大家都喜歡與那些熱情開朗的人打交道,不願意和那些吞吞吐吐、藏著掖著的人交往。所以我們要舉就要舉起來,要揮就要揮出去,敞開胸懷,才能擁抱世界。但遺憾的是,這些年我們封閉太久了,我們常常做著那些個封閉式的動作。下麵介紹幾種主要的態勢語言,即眼神、表情、手勢和站姿。

主要態勢語言之一——眼神。眼睛曆來有“心靈的窗戶”之稱,那麼要如何讓人通過眼睛讀到你的心靈呢?下麵我就眼神交流教大家七個方法:前視、環視、仰視、點視、虛視、閉目、俯視。

比如說,有個電話一響,你往那一看,就像打槍一樣點射,這就是點視。有時候上台麵對這麼多人心裏難免緊張,這個時候你其實誰也沒看,但是大家全在你心裏,眼前卻是完全模糊的。然後這個時候你腦袋裏直接想的是自己的內容,去盡情地分享你的東西,這叫虛視。

情到深處人孤獨,講到一定程度這一幕讓它翻過去。不想再提了,真的不要再想起來,每當想起就覺得不好受。不要說了,閉上眼睛,就是要找到這樣的一種感覺,這就是閉目法。

看藍天深湛,雲朵飄飄,我們抬首望去,如癡如醉,找到這樣的一種感覺,這叫仰視。與之相反,見鬼去吧,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恨不能馬上甩開趕走,這就是俯視。

主要態勢語言之二——表情。表情要自然放鬆,要與所講的內容一致,要配合你的身體動作,站要穩,雙腳與肩同寬,手自然下垂,身體前傾。當然也可以來回走動,但是要腳下有根,不是那種虛的或者飄的,要穩重沉著。

主要態勢語言之三——手勢。手勢在所有的態勢語裏麵影響最廣,從肩到肘到腕到掌到指,幅度可以放到最大,如果沒有手勢,整個演講都會黯然失色。因此,我們以後要大大方方地去做。

手勢分三個區位:肩部以上,就是超過肩部這個高度的叫上區;肩腹之間為中區;腹部以下稱為下區。上區表示號召,那些積極的倡導性的語言在上邊;中區表示敘述;下區表示鄙視。

結合手勢區位練習:

1.一隻手手心向上——上區

看那美麗的桃花,開得多熱鬧,美好、成功、幸福的生活,是人心所向。

2.兩隻手手心向上——中區

在這裏我要宣布一個好消息,我的學生文靜和大兵就要結婚了,讓我們點起篝火載歌載舞吧!

3.兩隻手手心向上——下區

他自己不爭氣,我們又有什麼辦法?

仁慈的人大聲疾呼:“和平!和平!”但是沒有和平。

手勢上、中、下三個區位的運用有些技巧與大家分享:

那就是場麵大手勢大,場麵小手勢小;

肩發力表示力量,肘發力表示親切;

手勢應該停留足夠長的時間;

在腦子裏儲存三五個常用手勢;

所有打出來的手勢均要自然協調。

八麵來風之二——演說心理訓練。關於演說心理訓練,其實我在第一講“一心一意確保行之有效”中跟大家強調的便是一種心理能量及作用。在此,我隻跟大家作一下簡單的交流。有句話是這樣說的,金杯銀杯不如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別人背後的誇獎,金房銀房不如走進人的心房,這是在告訴我們開口講話就要說到對方的心裏去。在此,我再告訴大家一段話,每個人都是一塊活生生的磁鐵,你想什麼就會吸引什麼;生活是麵鏡子,你怎麼對待它,它就怎麼對待你。因此,拿出一個好的感覺去認真地對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