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袁世凱:最後的帝王夢
姓名:袁世凱
生卒年:1859年—1916年
民族:漢族
出生地:項城
最大的夢想:當皇帝
最牛逼的頭銜:中國第一位正式大總統
最難忘的情景:稱帝登基典禮
最遺憾的事:隻當了83天皇帝
最氣憤的對象:《順天時報》
金光閃耀的總統寶座
袁世凱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項城即今日河南安陽。袁世凱年輕時兩次鄉試未中,遂決定棄文叢武,投靠淮軍統領吳長慶。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朝鮮向清政府請求援助,因為中國和朝鮮有宗藩關係,落日餘暉的清政府很有責任感,隨即派吳長慶率淮軍前往鎮壓。此時的袁世凱,巴結上了李鴻章,通過後者推薦,他進入駐漢城清軍總理營務處,協辦朝鮮防務。
1895年,袁世凱由榮祿、李鴻章奏派管理北洋新軍。新軍就是新建陸軍,這個北洋新軍可不得了,簡直可以成為各大軍閥頭子的黃埔軍校,其領導層以後大都成為清末民初的軍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可以說,袁世凱推動了清末新式軍隊發展,同時也奠定了自己宏大事業的基礎。同時,他在發展工礦企業、修築鐵路、創辦巡警、整頓地方政權及開辦新式學校等方麵,都作出積極而富有成效的嚐試,在這些方麵,袁世凱在曆史舞台上是以正麵形象出現。
因此,近來有學者建議重新評價袁世凱,認為他是個有本事、有貢獻、開明進步、有情有義、帶濃重人文色彩的識時務的曆史人物,他推行的政策是鼓勵引進新生事物,反映了當時社會曆史發展的大趨勢,至少到此為止,他絕不是竊國大盜、寡廉鮮恥的賣國賊、嗜血成性的專製暴君等等。
1911年爆發武昌起義爆發,清朝政府不得不再度起用袁世凱,他先任滿清政府的欽差大臣,後又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指揮北洋軍攻占漢口,隨即進京組織自己的內閣,接管了清政府的軍政大權。
在這種情況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唯有堅持以滿清皇帝退位,和袁世凱宣誓效忠共和,作為選他當大總統的條件。就這樣,借助革命黨人的聲勢,袁世凱成功逼迫宣統帝退位。很多人認為,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孫中山拱手出讓了革命黨人的既得利益,本來自己可以做總統,卻把寶座讓給賣國賊。客觀地說,孫中山乃是迫不得已,他發起的革命運動缺乏社會基礎,他的民主思想也僅僅局限於知識階層,他的力量根本沒法和袁世凱相比。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辭職,受到幕後操縱的參議院,一致選舉袁世凱繼任,接著,袁世凱以北京發生兵變為借口,使參議院不得不默認他在北京就職。其實,兵變是袁世凱精心籌劃出來的,目的就是讓參議院允許他在北京就職,因為北京是自己的老巢,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
袁世凱上任伊始,就走向專製獨裁統治之路,他把國民黨視為實行集權的最大障礙,恨不得除去而後快,他策動北洋軍警頻頻幹涉政治,逼迫南方國民黨人退出內閣,裁減南方各省的革命軍隊。在思想輿論方麵,他拉攏以梁啟超為首的立憲派,資助他們組成所謂的進步黨,以此來與國民黨人相對抗。值得深思的是,梁啟超作為改良派的典型人物,在維新變法時期代表著進步,區區數年之後,他的思想已經跟不上時代步伐了。
在外交方麵,袁世凱得到英國的有力支持,從外國銀行獲得2500萬英鎊借款。1913年,袁世凱脅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並取得列強的正式承認。
點評:
袁世凱在近代曆史上是個大名人,在政壇縱橫捭闔很多年,曆經清末與民國兩個時代,他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國元首,既是中國近代變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又是中國近代變革的阻礙者和毀滅者。袁世凱同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晚清新政以及辛亥革命,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係。他能夠經受曆次大考驗,並且借助上述事件飛黃騰達,起碼說明他玩得轉政壇,這就是本事。
圓了帝王夢,失了天下心
中國曆史上第一位正式大總統,比排到百名開外的土皇帝風光多啦!但袁世凱那土得掉渣的腦袋不這麼想,他的內心深處依然向往著封建王朝的帝王。
1914年底,萬事俱備隻欠東風,袁世凱開始進行複辟帝製的活動。為了名正言順,袁世凱宣布召開國民代表大會。會場上,他讓代表們從站滿武裝士兵的將軍署大門口走到投票廳,先聽將軍、巡按使的代表大力鞭策共和製、美化吹捧君主立憲製的演說,再在虎視眈眈的監視人員的監視下投票,就這樣代表們幾乎都投了支持袁世凱稱帝的讚成票。
1915年5月,袁世凱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刻薄條款,即近代曆史上著名的“二十一條”,以換取日本政府對帝製的支持。
民國初年,國內有份發行量很大的報紙叫《順天時報》,袁世凱平時隻看此報,依靠這份報紙了解國內外大事。袁世凱的大兒子名叫袁克定,這家夥想做皇帝想瘋了,至少比他老爹的欲望強,為了日後自己能登上皇帝寶座,他需要先把自己老爹推到皇帝寶座上,接下來自己繼位當皇帝就水到渠成了。
大公子袁克定對此再清楚不過,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妙計,決定打《順天時報》這張牌。當然他無法控製《順天時報》,也沒法影響《順天時報》,但這並不妨礙利用《順天時報》。虧這家夥想得出來,他決定偽造《順天時報》,這份偽造出來的報紙隻讓老爸看,當然除了偽造者沒有誰知道其真假。於是,袁世凱的耳目被蒙蔽了,他生活在虛假輿論營造的氛圍中,已經與外部真實世界相隔絕了,用現在的話說,他兒子袁克定控製了信息流,袁世凱接收到的信息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這嚴重妨礙了他對形勢的正確認識。他看到《順天時報》上充斥著各地官員勸自己盡早舉行朝賀儀式,然後擇吉日舉行登基大典,召宴外國使臣等等之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