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附錄 向他們一樣工作——到位、負責、團結(1 / 3)

孔祥芬:掃馬路也是大事

事跡回放:

黝黑的皮膚,淩亂的頭發,大顆的汗珠,還有醒目的製服,這就是工作在大街上的環衛工人孔祥芬。同事們都認為孔祥芬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工作狂,就像一根永遠上滿了發條的指標,總是不願停下來。馬路,小巷,哪裏髒、哪裏臭,哪裏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這個再普通不過的年近50歲的女人,憑著活絡的頭腦和認真實幹的工作態度,她負責近80萬平方米的清掃麵積。曾有人計算過,20多年來,她在路麵來回撿垃圾,走的路程就不下40萬公裏。

在同事們眼裏,孔祥芬是個“不開竅”的人。不過,她的“不開竅”表現在名利上,工作起來她可絕不含糊。

2005年,江南區環衛事業試行承包管理機製,孔祥芬競標拿下了淡村路。這條路,一直是曆次衛生檢查的“老大難”問題,人口居住集中,文明素質和衛生意識較差,加上市政環衛設施不完善,街道極其髒亂。到了西瓜上市的季節,情況就更糟,每天的垃圾有10多車。麵對這種情況,孔祥芬認真做好工作的同時,也苦思對策。在她的努力下,一年後,淡村路的衛生情況終於大為改觀。

2006年12月的一天傍晚,孔祥芬為了打撈起深陷泥漿裏的一根木頭,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她索性一挽褲腿跳進水中,硬是把這根碗口粗的木頭扛上了岸,但此時的她不僅凍得發抖,而且渾身酸臭。回家一進門,丈夫實在受不了她渾身的酸臭味,氣得大罵:“你睡到垃圾場去,別把臭氣帶回家。”

孔祥芬見一時之間平息不了丈夫的怒火,最後她跑回單位,在公廁裏草草衝去身上的臭味,無聲地在門衛室裏度過了一夜。第二天淩晨4點,她又像沒事人一樣出現在大街上。

工作20多年來,孔祥芬從未請過假。在大家眼裏,她像個從不生病的“鐵人”。但孔祥芬同樣有身體不適的時候。她曾經頂著39℃的高燒堅持清掃工作,結果暈倒在三輪車旁。很多時候她總是以私謀公,算計到了兒子和丈夫身上,全家上陣。

在她的心中,別人看不上、甚至有些鄙夷的環衛工作卻比什麼都來得重要,因為她深愛著自己的工作。

職場感言:

工作實質上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認真對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做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崗位,就是作出的最好的貢獻。孔祥芬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20餘年,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

有哪一個崗位上的工作是不重要的?其實,沒有不重要的工作,當每個員工都把哪怕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好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也能開創全新的天地。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將重複的、簡單的日常工作做精細、做專業,並恒久地堅持下去,做到位、做紮實。我們平時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事務的重複。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並不一定能見到什麼成就;一旦做不好、做壞了,就會使其他工作或其他人受連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給弄垮了。其實,認真地將平凡的事一千遍、一萬遍地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管什麼事情,哪怕再小、再不起眼,哪怕再不需要什麼技巧與能力,也要持之以恒、認真負責地做好。如果每天真能做到這些,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是否認真,並不僅僅體現在大是大非麵前,而是大多體現於小事當中。一個連小事都不認真的人,又怎能在大事上認真呢?一個對待工作不小心、不留神、馬虎、大大咧咧的員工,又怎麼能把工作圓滿完成呢?如果一個護士不小心給糖尿病人輸了葡萄糖液,那會造成什麼後果?如果一個水泥工人在操作中因疏忽生產了一批不達標的水泥,而一家建築公司正準備用這批水泥做建築材料,誰能知道他的不小心會造成多少災難?一個財務人員如果在彙款時不小心寫錯了一個賬號,企業又會蒙受多少損失呢?

因此,對於我們而言,要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就必須養成認真負責的工作習慣,不忽視工作中的任何細節。

勞動者語錄:

說心裏話,對於工作多年的環衛工人,社會是應該給予尊重和一定的待遇,但由於機製的原因,一時還難以兌現,我都理解。但不管怎樣,我始終都以一名正式工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因為我是環衛工人,馬路就是我終身的戰場。

董大方:用心和孩子們交朋友

事跡回放:

全國十大傑出教師、全國模範教師、遼寧省功勳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大連市勞動模範……這一長串的榮譽都載入在了同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是董大方。

提起董大方,大連世紀中學的教師和學生都豎大拇指。她是一名普通的數學教師,在她從教的20多年裏,無論什麼樣的班級,經過她的指導都會成為蓬勃向上的班級,無論什麼樣的學生,到她的班裏都會有很大的進步。

前幾年,董大方接到一個新班,第二天就讓她開了眼。幾個學生把趙本山的小品《賣拐》“賣”到了課堂,全班同學笑得前仰後合,讓董大方好不尷尬。她心裏清楚,這是一個下馬威。望著這些可愛又可氣的孩子,董大方在心裏發誓:“這個班,我帶定了。尤其是那些後進生,他們正徘徊在十字路口,也影響著他們背後——家庭的幸福。要想引導他們走好路,就必須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這個班初一上學期換掉了好幾個班主任,班級及格率與同學年其他班級比相差40個百分點,平均分低於其他班30多分。她接過班後,打擊的話、風涼話、鼓勵的話一起撲來,很多朋友勸董大方“你和旁人不一樣,那麼多榮譽,別整砸了”,但她毅然接下了這副擔子。

董大方認為,一個人民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要把每一個學生都當做具有獨立人格的人去平等對待。要用心靈與他們約會。在接任班主任後的兩年裏,她推掉了多次外出學習參觀的機會,盡量增加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從接班的第一周讓學生頂撞30多次,到與學生成為好朋友。他與每位學生都有一個心靈溝通本,在這個本上每天她都要與學生進行交流。她自己拿錢為每個學生訂一份報紙,自己拿錢為學生買書,班級的學習、紀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孩子們懂事了,要強了,學習成績也上來了。畢業時班級數學成績居學年第一,平均分數高出學年10多分。

此外,董大方悉心探索研究問題教學法,在班裏成立了學生教研組,學生成了“研究員”。從方法到思路上的突破,使學生的負擔輕了,學習興趣濃了,一個個厭學學生“主動歸隊”,重新燃起自覺學習的火花。

職場感言:

董大方隻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但是她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認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關心學生、注重方法、敢於擔當,她將自己的教師工作做到極致,我們都應該學習她到位的工作標準。

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做事做到位。正因為這種到位,他們的能力不斷提高,平台也不斷擴大。工作中可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勇敢突破困難,將自己的工作做到底,能力在工作中不斷增強;逃避困難的人,做事往往不到位,能力在逃避和推脫中日漸萎縮。

做事是否到位是條件差不多的兩個人之間的能力和業績產生分化的重要原因。一個員工能力再強,如果他做事不到位,就不能為社會和組織創造價值,而一個願意為社會和組織全身心付出的員工,往往做事比較到位,定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一個人是不是人才固然很關鍵,但最關鍵的還在於這個人工作究竟到不到位。

南京明城牆是我國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城牆,這與它所用磚塊的質量不無關係。據記載,該城牆所用磚塊都是由長江中下遊附近的150多個府(州)、縣燒製的,磚的側麵刻著銘文,除時間、府縣外,還有4個人的名字,分別是監造官、燒窯匠、製磚人、提調官(運輸官)。據說當初交磚時,檢驗更為嚴格,由檢驗官指使兩名士兵抱磚相擊,如鏗鏘有聲、清脆悅耳而不破碎,屬於合格;如相擊斷裂,責令重新燒製。正因為每個人有責任,保證了每個人都將自己的分內工作做到位了,這樣才保證了城磚質量上佳,以至南京明城牆曆經600多年的風雨,仍巍然屹立。

實際上,無論有多麼優秀的能力,隻有通過將工作做到位才能完美地展現。總是“虎頭蛇尾”的員工,即使工作一輩子也不會有出色的業績。隻有將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做到極致,我們的才華才能夠更完美地展現,我們的能力才能更快地提升。

勞動者語錄:

不論榮譽有多高,兩隻腳隻有踏在地上,才有數、才踏實。

——董大方

姚明:馳騁NBA的“小巨人”

事跡回放:

對於中美兩國人民而言,姚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姚明身上擁有著許多作為優秀員工必備的良好素質,如努力、上進、敬業,同時,幽默、平和的性格也為他贏得不凡的人氣。

被譽為“小巨人”的姚明在職業運動生涯中,他用高超的體育技能,在一個強手如林的國家運動項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夢想,更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我們應當看到,除了2米26的身高之外,姚明事實上缺乏成為一名優秀籃球運動員的很多天賦。但在他成功之後,這些問題都被忽略了。姚明被稱為“上帝的禮物”,仿佛他一降生在世界上,就理應成為今天的姚明。

有些人也許還不太清楚:姚明的左耳喪失了大部分聽力,這嚴重影響了他在場上、場下和教練、隊友的交流。他往往聽不到從左側傳來的聲音,當教練布置戰術的時候,他必須用右耳傾聽。

姚明的身體條件也曾經受到過懷疑。他的兩肩狹窄,胯骨寬大。對於中鋒而言,這會影響他的籃下對抗能力和轉身時的靈活性。在姚明剛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有些教練據此懷疑他的籃球天賦。

而姚明的臂長短於身高,隻有2米20,這讓他在籃下爭奪籃板球時常常處於劣勢。此外,姚明的跟腱短,腳形為俗稱的“刀削腳”。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彈跳力是決定性的天賦之一。跟腱越長的運動員,彈跳力越好。

當我們認為有2米26身高的姚明一定會成功時,我們其實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曾經有過那麼多身高和姚明相似、籃球天賦甚至超過姚明的運動員,但沒有一個人實現了像姚明一樣的成就。

作為成功運動員的姚明刻苦敬業的精神一向為其前主教練範甘迪所稱道,據範甘迪透露,姚明一般的訓練安排是這樣的:提前45分鍾開始訓練,而在日常訓練結束後自己再加練45分鍾。“當他傷腳的時候,他依然堅持在場外自己進行訓練。”

如果姚明滿足於他的2米26的身高,他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出色的籃球運動員,但是永遠也不能成為令人矚目的球星。

職場感言:

在NBA的字典裏,隻有勝利,隻有冠軍。隻有奪取冠軍,才能擁有最大的榮耀,最多的財富和最高的成功。姚明的成功與輝煌告訴我們,一個人隻有穩坐第一把交椅,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身高並不代表一切,隻有努力奮鬥、堅持不懈才能從資質平庸的普通人變成統治時代的強者。正視自己,挑戰自己,永遠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作為職場中的一名員工,你今天可能是一個價值很高的人,但如果你故步自封、滿足現狀,你的價值明天就會貶值,被一個又一個智者和勇者超越。這個社會進步太快,不前進將意味著退步。

一個運動員如果取得地區冠軍就滿足了,他絕對不可能取得全國冠軍;當他取得全國冠軍就滿足了,他絕對不可能取得世界冠軍;當他取得一項世界冠軍就滿足了,他絕對不可能取得下一項世界冠軍。

做最好的球員、最好的員工,就要出最好的思想,做最好的實踐,用最有效的做事方法,追求勝利。隻有這樣,才能最終打敗自己的競爭對手。對那些能夠以一當十的員工而言,他們不抱怨,他們不僅僅會做別人要求他們做的,而且會超越其他人的想象,追求完美;他們總是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不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商業競爭乃至人生的競爭,與NBA遵循同樣的法則,就是必須要做到最好。所有機構都青睞優秀的人。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不是來自等待和空想,而是來自於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和全力以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