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演說中,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話是:“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這句話之所以被廣為傳頌,就在於其合理性。同理,在職場上,我們也應該謹遵這樣一句話,即“不要問你的公司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公司做些什麼。”
現實職場中,每個員工都或多或少地對所在公司心存抱怨,或者埋怨公司的製度不完備,或者埋怨公司的薪水不合理,又或者埋怨公司的硬件設施不齊全……久而久之,這些埋怨好似變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每天不說上那麼幾次,心裏就不舒服。
在很多職場中人看來,這些埋怨愛好者所發出的聲音是情有可原的。因為目前很多公司的自身實力的確不是很大,很多製度和規則都不是非常完備,以致引發了內部員工的諸多抱怨。總之一句話就是,誰讓你公司本來就有那麼多弊端呢!自身不好,就由不得人不抱怨了!
然而,真正聰明的職場中人卻不這麼認為。在他們的意念中,一個優秀員工首先應該問的是:你為公司做了什麼,而非公司為你做了什麼。正所謂隻有付出才有收獲。一個員工隻有先為公司做了什麼,才有資格去要求公司的回饋。如果你自身都不夠努力、不夠勤奮、不夠負責的話,又怎麼能要求公司竭盡所能去滿足你的要求呢?
隻有懂得這個原則的員工,才能在為公司做出貢獻的同時,自身也取得可觀的收獲。
在當今這個社會,沒有什麼工作是真正的鐵飯碗,隻要“端”上了別人就再也拿不走。每個人都在與所在單位簽訂著一個契約,在這個契約裏,你為公司服務,公司給予你回饋,你為公司做得多,公司才會給予你同樣多的回報。在這樣一種體製下,由不得我們鬆鬆散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因為你若不付出,就得不到公司的回饋,甚至還可能被公司視為“累贅”,除之而後快。
為了保住我們的飯碗,為了實現我們的社會價值,為了能有一個光輝的職場之路,我們必須要問自己:你能為公司做什麼?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深處公司員工這樣一個位置,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勤奮、負責,為公司的發展而付出。
為公司的發展而付出,不要求你殫精竭慮,最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愛崗敬業,認真負責;
多替公司著想,向老板那樣工作;
把職業當事業,把企業當家業;
勤勉踏實,做好在職的每一天;
加強創造力,提升智慧貢獻率;
……
如果說,公司是船,那麼老板就是船長,而你就是船員。為了你們共同的目的地,你必須和船長同心同力,一起麵對海上的狂風、巨浪和暗礁。你可以稍有抱怨,可以偶爾發些小牢騷,但你不能得過且過,因為公司這條船,是你以及其他所有員工命運的載體,你的命運與公司的命運息息相關。正所謂,公司興,員工興;公司衰,員工衰,隻有你為公司做得更多更好,公司獲得了良性的發展,而後才能回饋你更多。
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卓越,正是因為有了一群卓越的員工。為了公司的發展,為了你美好的職場人生,此時此刻的你,需要問問自己了:你是否盡了最大努力去完成公司的工作?你是否勤勤勉勉、兢兢業業,沒有蹉跎你的每一分鍾?你是否謙虛謹慎、好學多問,為了你和公司的未來而充電?……意識到自己之於公司的重要性,並積極地開拓工作的新領域,你會驚喜地發現——公司給予你的回饋實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