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若就隨小和尚來到了一座禪院,這裏環境幽靜,很少人來,一般的香客不準入內。小和尚推開一扇門:“施主,請!”若若走進去,看見一位約有八九十歲的老和尚坐在那裏打坐,見有人進來,微微的睜開了眼。
若若見他睜開了眼,,便道:“無塵大師,好久不見。”若若小的時候經常和母親來此上香,自然認得這裏主持,可自從母親隨父親隱居後,這是她第一次來。
“齊施主,你是否有心事?”無塵大師站起來,轉著佛珠緩緩道來。“大師為何這麼問?”若若不解。“我看你在佛堂許願時,臉上露出了痛苦之情,便為此一問。”於是若若便把心中的困惑向無塵大師說了一遍。無塵大師聽後雙手合十:“看來齊施主心中所困正是老衲心中所想。在你還子繈褓之中,令母曾抱你給老衲看,老衲便知你命中如此,便告令母對此女不可勉強,隨她去吧!”
“不知大師所言何意,請大師明示,”若若更加不解。
“走吧,我們去姻緣閣求求你的姻緣吧?”說著,無塵大師便在前麵引路,若若隨後跟著。
來到姻緣閣這裏全是年輕男女都是為求意中人而來。若若誠心地祈求,搖著手中的簽筒,從筒中掉出一片竹簽。若若拿著它到換簽處換了一張紙條。
若若張開紙條看著紙條上的字。便來到無塵大師的身邊,無塵大師展開字條,隻見上麵寫著:
紅塵一女子,大唐為之癡。
世間誰主沉浮,全因一情字。
不是籠中鳥,江湖任逍遙。
命中已注定,冷與次生隨。
無塵大師看完紙條過,對若若說:“齊施主的歸宿不在皇宮,而在江湖。”若若不解,問道:“大師的意思是…..”“施主不必擔心,你雖會經過痛苦與坎坷,不過這些終會歸於平靜。”若若本想再問,一想算了,大師總是說一半留一半,到最後還是自己來猜。“大師,那小女子告辭了,”說著若若便轉身離去了。大師忘著若若離去的身影,雙手合一,微笑的點了點頭。花草世間,芸芸眾生,經曆各千,情愫叢生,牽牽連連,纏繞無邊。
若若走出姻緣閣心裏一直在想剛才的事,不曾留意一下撞倒了一個人,若若才回過神來,她趕緊看,原來是位女子。她彎下腰剛想把女子扶起來,卻看見女子旁邊的佩玉,她的手撿起了佩玉,這是哥哥的,這是她送給哥哥的,哥哥一直在身邊帶著,怎麼會來這?
原來這位女子正是謝碧瑤。今天跟著母親來寺廟上香,乘著母親不注意便偷偷地跑到姻緣閣來求姻緣。
碧瑤看著手中的字條:“佩玉一生情,情在露軒處,”看著“佩玉”二字她便想起了前段時間撿到的玉佩,難道是那塊玉,她便拿起玉想看個明白。隻是這句“情在落軒處”這句話她不明白,“落軒”是什麼?她正想的出神,不設防被一個人撞倒了。她抬頭看見一位女子正拿著自己的玉。她忙站了起來,向那人道:“姑娘,不知可否把佩玉還給我?”她輕輕的問。
若若抬頭看:“這玉恐怕不是姑娘的吧?”
碧瑤聽到這句話臉一紅:“姑娘怎麼知道,可那也不是姑娘的吧?”
“是,不是我的。”若若點了點頭,“但卻是我送出去的玉。”
“什麼,姑娘有什麼證據證明呢?”碧瑤顯得有些心虛,但為了那塊玉,此時在內向的她也要要回那塊玉。
“姑娘請看,這塊玉的側麵刻著‘齊落軒’三個字,這是我讓人刻上的。”若若指著玉對碧瑤說。
碧瑤別的沒聽見,可是聽見了“落軒”二字,她連忙掏出那張紙條對照,沒錯,是落軒,難道真的是那位公子?想到此處她的臉不由得紅了。
若若看著她奇怪的動作,再看看她紅著的臉,若若從她手中拿過那張字條,看到紙條上的字不由得笑了,不是哥哥還是誰。看來這位姑娘是已暗許芳心了。可是這位姑娘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