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名叫擔生的蛇雖然吃人,但對自己的主人卻很忠心。主人被捕入獄,它救出主人逃走,也算是不忘其本了。《舊小說?乙集三?廣異記》也記載了擔生的傳說,而且比較詳細,說一位書生在路上遇到一小蛇,持而養之,常常擔著它,所以叫它擔生。後來擔不動也背不動了,便把它放到範縣東大澤中。過了四十多年,蛇粗大得像一隻翻過來的小船,被人稱為神蟒。書生也老了,經過澤畔,聽到有人“說澤中有大蛇吃人,你不要去”。當時是隆冬天氣,天寒地凍,書生認為這時的蛇該冬眠,便穿過大澤。有一條蛇從澤中竄出追趕書生,書生還能記得它的形態顏色。書生遠遠地對蛇說:“你不是我的擔生嗎?”蛇就低下了頭,很久才走了。書生回到範縣,縣令知道他見了大蛇卻沒有被吃掉,以為怪異,就將書生抓起來關入監獄,判了死罪。書生自己發怨言說:“擔生,養了你反讓我送了命,也太慘了。”當夜,蛇攻陷了範縣,一縣都成了湖,唯有監獄沒有陷下去,書生得救。
31.率然
《神異經?西荒經》載:“西方山中有蛇,頭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觸之者,中頭則尾至,中尾則頭至,中膘則頭尾並至,名曰率然。”並說“會稽常山最多此蛇。《孫子兵法》‘三軍勢加率然’者是也。”《孫子兵法》中講的意思是:三軍應該像率然一樣,各部分相互照應,密切配合。
(二)蛇形神靈
在本書第一章中,我們知道了伏羲、女媧、黃帝、炎帝、共工等在有些傳說中,都是人首蛇身的神靈。隨著神蛇、異蛇的發展演化,蛇形神靈也有了新的發展。一方麵,伏羲、女媧的形象更加常見,說明其更加深入人心,而他們的事跡也日益豐富。另一方麵,有一些地位較低的蛇形神靈演化為山神等地方神?。
1.伏羲女媧
伏羲和女媧在先秦文獻中並無太多的事跡,漢代以後,他們的功績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神話傳說中。伏羲畫八卦、“師蜘蛛而結網”,女媧補天等傳說都是漢以後出現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石刻畫像,屢見於漢墓之中。
禹治水的傳說中,也有了伏羲的參與。晉王嘉《拾遺記》卷二說:“禹鑿龍關之山,亦謂之龍門。至一空岩,深數十裏,幽暗不可複行,禹乃負火而進。有獸狀如豕,銜夜明之珠,其光如燭。又有青犬,行吠於前。禹計可十裏,迷於晝夜。既覺漸明,見向來豕犬變為人形,皆著玄衣。又見一神,蛇身人麵,禹因與語,神即示禹八卦之圖,列於金版之上,又有八神侍側。禹曰:‘華胥生聖子,是汝耶?’答曰:‘華胥是九河神女,以生餘也。’乃探玉簡授禹,長一尺二寸,以合十二時之數,使度量天地。禹即持此玉簡,以平定水土。蛇身之神即羲皇也。”
羲皇就是伏羲。漢代以後的傳說中,伏羲是三皇之一,在神界的地位很高,而且常以蛇身人麵的樣子出現。
2.西漢彩繪帛畫上的人首蛇尾神像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了一件彩繪帛畫,畫的內容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天上,中央繪有一位人首蛇尾的神,右邊是太陽,左邊是月亮,下有對坐的神人和相對的神龍。中部是人間,下部為地下世界。在整個畫麵中,人首蛇尾的神位置最高,而且居中,顯出他“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至高無上的地位。這樣至聖至尊的蛇身神?是前所未見的。關於這位尊神究竟是誰,研究者們曾有過不同的推斷。有人認為他就是伏羲,有人認為他是日神羲和,有人認為他是神話傳說中“人麵蛇身而赤”的燭龍,還有人認為他代表“陳地一個部落的主神,或竟是一個以蛇類為圖騰的氏族的傳說祖先”。總之,都認為此神具有非常顯赫的地位。
長沙在戰國時為楚地,楚地多湖澤,草木茂盛,適於蛇的生存。人與蛇的接觸自然會多一些。楚墓中常常出土鎮墓神,手中握蛇。上述帛畫中的大量動物形象裏,蛇和奇形怪狀的蟲占有一定比例,說明楚文化的重蛇傳統影響深遠廣泛。而人麵蛇尾的神尾部盤結得自然靈活,形態端莊而生動,畫家如果不是對蛇有細致的觀察,是不能將這位大神表現得這樣栩栩如生的。
漢代的蛇形神聖雖然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權威性,但與上古時期的蛇圖騰與蛇崇拜相比,蛇神的靈光隻是一種異樣的?光。神話在傳說過程中發生了種種變化。馬王堆漢墓帛畫中的蛇形神靈,不僅是人首,而且上身也是人形,穿著藍袍。而下身還是蛇體,將上體環繞在中間。可以看出,半人半蛇的神靈漸漸減少了蛇的成分。到唐代,伏羲女媧一類的神終於完全變成了人形。人性、人格等因素,在神話傳說中的逐漸增長,是社會發展、文化演進的結果。原始文化中的諸神要經過變形,才能保持一席神位。
3.其他人麵蛇身神靈
戰國至漢代,人麵蛇身的神靈眾多,他們本來是上古時代原始思想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漢初,這些神靈憑借神話傳說而廣為人知。《山海經》中,這類神靈甚多,一般無名,地位不高,如《北山經》說:
凡北山之首,自單狐之山至於?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裏,其神皆人麵蛇身。
凡北次三山之首……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
這些蛇身或蛇尾的神靈,當時已成為諸山的山神。山神進一步人格化,到後來鍾敬文:《馬王堆漢墓帛畫的神話史意義》,《中華文史論叢》1979年第一輯。已不見蛇的痕跡。
因為山高林密的地方往往多蛇,上古的先民們很容易把山與蛇聯係起來。最初的山神中可能有一些是蛇神,形態完全與自然界的蛇一致。當文明時代到來之後,山林川澤也都為統治者所有,由官吏管理,人間的現實影響了人們想象中的神界,蛇神中的一部分轉變為半人半蛇的神靈。此後這些神靈身上的蛇成分不斷減退,人的成分逐漸增加,最後完全成為人形。
《海內北經》說:“鬼國在貳負之屍北……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麵蛇身。”
貳負與被他殺死的?窳都是人麵蛇身。因為貳負被稱為“貳負神”,所以我們把他歸入蛇形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