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來,王邵沒事就去呂從簡的書鋪,有一次為了出門帶上了王雍,而王雍驚訝地聽著王邵為工匠們的講解,近乎聽天書一樣,百感交集地打量著這位不好詩書的兄長。
當然,王邵帶王雍去也是有目的,王雍把自己看到的一切原原本本地說給王旦聽,令王旦感到非常詫異,不過兒子能改良印刷術,也算是為教化士人做了一件好事,他果斷地采取默許的態度,近期內也不過多問王邵的功課,靜靜地觀察活字印刷術的進程。
可惜的是鉛字難度很大,幾次試驗都不成功,王邵無奈之下選擇了價格較為昂貴的銅字,銅板比鉛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藥熔化,木板雕刻更沒法比,最終選擇銅板之後,在老工匠的精心篆刻下,精美的銅字終於製造出來。
在大家一起讚歎不已的時候,馮平直接來了一句:“銅太貴,製作費力、費用太高,不過用木。”
王邵不置可否,在他看來能成功搞成銅活字已經不錯了,目活字雖然製作簡單,但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再說自己已經開創了活字印刷時代,搶了畢昇的名頭,下麵的事情就應該任其發展,有時候可以的引導並非一件好事。
呂從簡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再加上馮平的加入,錢是不成問題的,書鋪後麵開辦了一大片活字製作場地,臨時雇用的上百名工匠不分晝夜的製作銅字,也很簡單、無外乎用粘土做好模子,把銅水澆灌上冷卻去模後再細細打磨,很快製作出了幾萬個銅活字。
在馮平的建議下,書鋪用現有的活字排書頁,一頁一頁的印,用雙倍的工錢讓工人們加班加但幹活。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一點也不假,在活字製作成功的時候,印刷也開始進入排版,都是根據論語印刷的,到了元旦之前,竟然完成了《唐代傳奇》上冊。
在這個期間,宮中一點動靜也沒有,王邵奉召遞上去的策論如泥牛入海,趙恒和劉娥仿佛失聲了,連內侍回旨也沒有,令他感到非常鬱悶。不過令他安慰的是第一批活字印刷刊印的《唐代傳奇》上冊很快上市。
由於成本低於雕版印刷,所以一開始的定價就比市麵上的書便宜了三層價格,據老工匠估算,要是用了木活字的話,書本價格應該進一步降低,價格便宜自然吸引人來買,尤其是這種民間‘說話’的小說更是深受市民的喜愛,自書上市之後書鋪的生意火爆了許多。
呂從簡的膽氣也壯了很多,自《唐代傳奇》小說在市井中以最低價位開拓了一個新的市場後,他立即計劃加班加點刊印儒家經典,把生意進一步做大。馮平更是建議要趁著不太長的商業時機,用日夜加工出來的活字再大量刊印書籍典章,一定要盡可能地多出書籍,趕緊以低價出售獲利。
“活字並沒有太高技術,隻要商家留意製作過程,用熟練的工師不多久就能揣摩出門道,到時候大家都會進入公平競爭局麵,獲利又會回到從前水平,所以子恒說的對,咱們應該打個時間差,一定要趕在書商摸透技術之前大量趕製低價書籍,實實在在賺上一筆。”王邵非常遺憾此時還沒有專利保護,再說活字印刷並不是高深技術,本身要保守秘密絕不可能,為今之計隻能利用空當盈利,他笑道:“隻要咱們兄弟齊心協力,還是有很多賺錢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