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5年七月,高昌國國王麴文泰打算派遣使節出使唐朝,宰相阿麥提等大臣都雙手讚成國王麴文泰的這個決定。又有一天國王麴文泰打算趁著出使唐朝之前,好好地征求下群臣的建議,當天就召集大臣商議此事。
“這次的遣唐使是我國的特等大事,你們認為誰能擔當此等重任。”
宰相阿麥提眼珠子一轉,思考了一下就回道。
“我以為國師宇文澈可擔當此等重任,宇文國師少年英才、雄姿偉略。更因為宇文國師不僅精通漢語、吐蕃語、突厥語等二十六國語言,談吐與智謀也是舉世無雙。這些都是我們這些人粗人都無法相比的,派宇文國師去大唐朝貢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我等皆認同宰相。”
周圍的大臣都表了讚同票,因為除了宇文澈,整個高昌國基本上沒有幾個文人,全是些隻懂買賣駱駝馬匹、做葡萄之類的人,在外交和出使方麵,沒人敢“我選我”。當說出了讓宇文開出使唐朝之後,肯定是一百個讚成。
“那麼宇文國師如何以為呢?”
這時高昌國王麴文泰想聽一聽宇文澈的意見,但作為高昌國師的宇文澈卻一點也不緊張,心靜如水。因為每當有任何難題或者疑問的時候,宇文澈表現的狀態都是——心靜如水。因為隻要在心境安靜下來的情況下,宇文澈就能思考出問題的答案,這是他一貫的做法,而且
心靜如水不止是表麵,而是到了內心的深處。任何的嘈雜哪怕是天塌了下來都無法打擾宇文澈的心境。
“大唐本是我的故鄉,在夢裏我就經常神遊故裏,這次好不容易有了回故鄉看望的機會,希望國王陛下能夠恩準,隻是在我去大唐的期間,高昌的國事希望陛下能妥善處理,等我回國之後,定當給高昌國帶來好消息。”
高昌國國王聽後,連忙拍手叫好。
“國師此次能親自出馬,相信必定是馬到成功。姑娘們!來!上葡萄酒!我們所有人都要敬國師一杯。”
說罷,上來十位西域女子,每人右手撐起一個十杯葡萄酒擺成一圈的盤子,齊步走上前來,給諸位站立的高昌大臣倒酒。
“哈哈,寡人早就猜到國師會欣然前往大唐,所以一早就準備了葡萄酒給國師送行呢,真沒想到國師會這麼快就答應了,寡人準備的葡萄酒還真是沒有白費啊。啊哈哈……”
說罷高昌國王麴文泰就開始得意的笑了起來。宇文澈這時還沒緩過神來,一位西域婢女來到宇文澈麵前,半蹲一下身子,將酒杯遞了過去。宇文開剛接過酒杯,高昌國王麴文泰就又來到跟前。
“國師此行可是要數年才能回來,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到國師。要是幾年都見不到國師,寡人要怎麼處理這麼些事情。哎呀,那這幾年都見不到國師的日子你讓寡人該怎麼過啊!”
突然說到要幾年都見不到國師時候。麴文泰想起了這幾年的往事——和國師一起處理國事(麴文泰幾個月都沒處理的事情被宇文澈幾個時辰清理完畢)。國師為了堅持自己的觀點而與大臣舌戰群儒(結果半個時辰不到,大臣們被說的啞口無言)。在夜裏與國師徹夜長談(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國師教麴文泰踢蹴鞠(麴文泰的隊伍把把比賽都輸球,論實力一點都不輸給國足)。國師負責接見各國的使節(國師一個人做翻譯的活就足夠了,省去了在全國找翻譯的那一百兩黃金的額外支出費用)。宇文澈作為國王的左右手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天地可鑒。想到此處國王麴文泰不禁流下了熱淚,不禁感歎。
“‘國師明日一朝走,國君今日幾多愁。龍飛鳳舞定國事,談吐之間勝群儒。與君共談一席話,勝過看盡十年書。鞠躬盡瘁三千事,私房能多三萬錢’。唉,國師走了,這幾年存的三萬貫私房錢肯定又要報銷了啊。要讓寡人怎麼辦才好啊。做國王這麼難,寡人的膝蓋都要撐不住了,哪裏都要花錢,哪裏都要用人,這如山的費用寡人是把膝蓋賣了都不夠的。國師來了的這幾年,國家才能大治,寡人才能盈餘三萬貫,才懂得什麼是國王的尊嚴,才能夠堂堂正正的告訴別人我麴文泰能夠存得起私房錢了!(因為之前高昌國入不敷出,基本上每年的花費遠大於收入,國王不得不省吃減用來讓國家的運行得以持續。宇文澈當了國師之後,國家才慢慢開始發展起來,並且每年國家都盈餘出好多貫錢,而國庫的錢經常多得溢了出來。百姓們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宇文澈一走,麴文泰可真的就成了孤家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