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具體時間已經無從考究了。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國度,地勢如若雄雞朝陽,因而稱為“陽鳴天朝”。
陽鳴初代皇帝乃昭烈帝,這個廣遼的疆土自創建至今已約五千年之久。古話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朝之勢從外界看來是風光無限,但自四千二百年後先有蠻夷之禍,二來朝廷群臣爭權奪勢,諸侯競相叛亂,三來掌權者魚肉百姓,不實國情。天朝上國之名早如土雞瓦狗,傾塌即至。
直到五年前,上代皇帝昭德祖張亮駕崩,第二皇子陽鳴皇帝張道蓮繼位。傳聞張道蓮出生之時天賜祥瑞,九龍吞珠,故而被都城應天府以南三千裏武當山太和宮宮主道丹接走,修行十五載,練就一身降魔大能。
張道蓮在修道的天賦精絕,在治國安邦之上更有韜略。掌權後以師門為倚仗攝天下群雄,私下拉攏忠於朝廷舊臣以清朝綱,娶應天府北部修仙大派黃山玉屏樓樓主之女常玉鳳為妻安了天下民心。三年內又大大小小發布四十餘條聖旨,這如草雞土狗般的朝廷竟然如有神助般的被他重新振作起來。
隻是破敗的帝國並非朝夕便能****的,張道蓮雖有心打擊朝廷反抗勢力,奈何孤單力薄,隻有自保之分,未有攻城之餘。所以以各方勢力為首,依舊實行前人之策,分了八大諸侯王。隻等待時機一到,再重振天國之威。
前言已盡,有感天地倒轉,常倫相悖,故有感而發,作詩一首
“怒發衝霄冠,背起瀟湘水。
曾笑海龍殿,又捋泰山眉。
危整瑕疵璧,難立雄雞冠。
造就千年業,後讚張昭烈。
不耐人壽短,兒孫守空闕。
好個大山河,年久又分裂。
張宮多歧路,朝官百鴉雀。
狼心多嗜骨,虎膽繁食穴。
太平哀顫顫,雞鳴悲怯怯。
天帝陰府看,魄散魂膽裂。
何出英明在,重整山河業。”
又有江南詩人費葉於龍祥客棧題筆
“南下清水峰,木茂百草興。
隻因夏蟲在,好景落成空。
孤木尚清新,牛蝗逞威風。
根枝連山嶽,不抵嗜血精!”
而本書正是在如此大世下勾勒出的一曲驚心動魄的故事!
……。
俗話說的好,“寧為太平狗,不為亂世人。”陽鳴天朝今年多兵亂,群雄割據下滿是瘡痍。忍心浮散,怨聲四起。雖當朝昭德皇帝張道蓮革心勵誌,稅減賦輕,然而諸侯自力,暗流紛亂,人命如草紙。近年,又逢天旱蝗災,稻米無収,大勢之下依然如火中油,浪裏狂濤。
世人紛紛遠走他鄉,尋覓桃園之地。卻無奈亂世之下哪有避禍之土,隻是苟延殘喘而已!
而逢戰火,又應了句老話,“亂世出英雄,英雄自亂世。”在人人競相避世的大趨勢下,亦有報國之士湧現而出,懷滿腔奮發氣魄欲扶陽鳴在危難間!
這些報國之士中聰慧者有之,身懷絕技者有之。他們不謀而合,廣發英雄帖,聚而成幫,暗中與張道蓮聯係,從而以扼諸侯。
而這迸發怒火的導火線正是由江南吳地開始的!在山清水秀的吳地有一個幫派,它的名字叫做“正國”!
&&&&&&
吳地偏西南有一小鎮,名為潛河鎮。鎮如其名,依河流而建,南方之地多雨水,這潛河全長不過數百丈,卻也水源不絕,甚是清澈!河中魚蝦成群,龜豚逐波,煞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