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火勝希臘聯軍
公元前4世紀中葉,希臘的各個城邦國家由於連年混戰,已經極為衰弱。馬其頓國王腓力利用這種形勢,發動了一係列侵略戰爭,征服和控製了整個北希臘,接著他厲兵秣馬,準備移師南下,想擊滅各個城邦,統一全希臘,建立馬其頓帝國。當時的希臘各城邦雖已衰微,但負有自由和獨立傳統的希臘人不甘心來自北方的“野蠻人”——腓力的專製統治,因此在雅典的領導下,組成了希臘聯軍,與馬其頓抗衡於喀羅尼亞。
公元前338年晚春的一天,在愛琴海邊的一所別墅裏,腓力國王正在為他剛滿18歲的太子亞曆山大舉行盛大的生日宴會。在著名的學者亞裏斯多德的精心教育下,亞曆山大已成長為一個學識豐富,具有雄才大略的青年王子。就在這時,腓力國王收到了希臘聯軍北上抗擊馬其頓的情報,他立即從宴會上退出,召開了軍事會議,研究對策。剛接受了眾人生日祝賀的亞曆山大現在也迅速進入了軍事籌劃的狀態,他看完情報和地圖,沉思了一陣,然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從敵人的兵力部署來看,希臘聯軍的右翼是底比斯的‘神聖營’,這支部隊是聯軍的主力,戰鬥力很強;左翼是科林斯的2萬長槍兵,他們人數雖多,但戰鬥力不強,因此其中的大部分人是被迫拿起武器的奴隸;聯軍的中間就是統帥狄摩西尼率領的雅典部隊,由於雅典議會對戰與和意見分歧,因此隻給了執政官很小的一支部隊,雖然墨加拉城邦也派出了一支部隊歸狄摩西尼指揮,但總的來說,雅典軍隊是不堪一擊的。因此,我想請父王讓我率兵去對付底比斯城邦強大的神聖營,這是主攻方向,父王則可率一支兵去攻打那些由奴隸組成的科林斯軍隊。至於中路的雅典軍隊,隻派少數兵力牽製就行了,隻要擊敗底比斯軍,希臘聯軍就會土崩瓦解。”將軍們都同意亞曆山大的分析,腓力國王欣然批準了這個安排。
決定希臘城邦命運的喀羅尼亞戰役開始了,在這座城下的山崗和原野上,刀劍鏗鏘,殺聲震天,傳令兵急催坐騎,飛箭般往來傳遞著長官的命令,衝鋒的號角嗚嗚地響著,混雜在陣陣喊殺聲中顯得格外淒厲。經過整天的廝殺,雙方士兵的屍體橫七豎八,攤攤鮮血染紅了開著星星點點小花的草地。在左翼2萬名科林斯士兵已經傷亡了大半,正被迫步步後退,但是右翼的底比斯神聖營卻打得相當頑強。由於嚴密的底比斯戰陣采取了守勢,使亞曆山大的重裝騎兵無法衝破。
亞曆山大全副武裝地騎在他的著名坐騎——蒲斯飛路背上,望著漸漸不支的敵人左翼,又看看自己負責攻打的依然穩若泰山的敵軍右翼,心中升起了一種無法忍受的妒忌和憤怒。他狂怒地命令對神聖營再進行一次衝擊,但已戰鬥了一整天的馬其頓軍人困馬乏,攻擊依然未能奏效。這時正在進攻科林斯軍隊左翼的馬其頓軍團因為無法孤軍深入,也被迫撤了下來。接著,根據腓力的命令,傳令兵吹響了停止進攻,就地紮營的號聲。
亞曆山大無可奈何地望著趁機收縮兵力,緩緩向南退去的敵人,思索著下一步的行動。怎樣才能突破底比斯人由大盾組成的堅強陣營呢?亞曆山大倌馬由韁,在漸已平靜下來的戰場上徘徊。突然,在蒼茫的暮色中,遠處敵軍營地裏剛剛點燃的一個個火堆吸引了他。“火”,他驀然想出了一個辦法。於是,他命令自己的大部分重裝騎兵立刻乘天黑向“神聖營”的東西兩麵行動,秘密占領前麵的那些山崗。接著他興奮地回到了自己的營寨。
大戰後的深夜曠野,顯得十分寂靜和淒涼,然而雙方的軍營裏卻顯得十分熱鬧。
在希臘聯軍的統帥營帳裏,將軍們為了爭權奪利和推卸責任,正在進行著激烈的爭吵。科林斯部隊因為在白天戰鬥中受的損失最重,所以他們的統帥對聯軍統帥狄摩西尼極為憤恨。他咒罵狄摩西尼是一隻膽小的烏鴉和隻會叫喊的懦夫。他責問狄摩西尼,為什麼大家都在浴血苦戰時,他的雅典部隊既不出擊,又不救援盟軍?底比斯人也指責狄摩西尼不夠資格當聯軍的統帥。狄摩西尼反駁著,指出他們這樣對待他是破壞反馬其頓的神聖事業。但是他的演說天才幫不了他的忙,他無法解釋敵人不進攻他的原因。當然他也不想說明,他是懷著保存自己實力的私心才不去援救他們的。最後,爭吵總算平息下來了,因為不共戴天的敵人畢竟就在麵前。他們必須抓緊時間研究下一步的戰略,然而,在這爭吵的過程中,他們錯過了最有利的撤退時機。
馬其頓軍營裏卻是另一番景像。在亞曆山大的命令下,數千士兵正忙碌著,他們在特製的超重標槍上捆綁著浸透油脂的麻繩。亞曆山大覺得隻有用這種東西才能對付底比斯的盾牌牆。時間不長,2萬支縛著浸油麻繩的超重標槍全部完成了。
清晨,淒厲的號角再次吹響。馬其頓大軍排成整齊的方陣,迅速向聯軍逼近。這是一種可怕的陣勢,第一排士兵手執短矛,中間的幾排拿著長度適中的矛,最後一排的士兵手執二丈左右長的特製長矛。方陣中所有士兵的矛尖都能刺到方陣前。在方陣的兩邊則是機動凶猛的重裝騎兵。騎兵和戰馬都穿上了鐵製鎧甲,戰鬥力極強。在敵人的這種陣勢麵前,希臘聯軍的陣勢比昨天顯得更差了。內部的矛盾既使對方大獲好處,又毀滅了他們自己,因為在兩個小時前,憤怒的科林斯統帥帶領著自己的殘餘部隊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