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偵探的失誤11(1 / 3)

一、茶經

甄氏茶莊甄老板祖籍徽州,平日以徽駱駝精神自勉,十幾年下來就把茶莊開成了池州有名的大生意。但今天他麵露憂色,一個勁地催問員工:“甄劍回來沒?”

甄劍是甄老板的獨子,名副其實的富二代。自打十八歲那年,就被甄老板送入大學學習製茶理論。沒料想三年畢業後,甄劍依然隻知道開車亂逛,連人影兒都少見。

這時一個員工跑進來:“不好了,甄劍開車撞人了,還是個老外!”甄老板暗歎一聲,正要推門去看,就見甄劍若無其事地走進來,身後還跟著個外國小夥子。看兩人好像並無大礙,甄老板這才把心放下,問是怎麼回事。

原來甄劍撞的就是這個洋小夥,名叫查森。不過查森躲閃得快,隻是胳膊上有點擦傷。更巧的是,查森是瑞典來中國學習的留學生,這一次來正是要拜訪甄老板,甄劍就帶他來見老爺子了。

甄老板給查森和兒子分別倒上一杯茶,才問:“你們兩個,能品出這是什麼茶嗎?”甄劍茫然無措,查森則以一口流利京片子答道:“我看這茶湯紅豔透明,葉底鮮紅明亮,香氣鮮甜輕快,似果香又似蘭花香,分明就是‘祁門香’,莫非是大名鼎鼎的祁眉?”

其實這番問話就是一場考試,甄老板看一眼兒子皺皺眉,才對查森說:“看來您不是外行人,有什麼問題盡管問吧!”

查森聞言就說:“據我所知,甄氏茶莊是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老店。三百年前,瑞典商船歌德號運載的茶葉之王霧裏青就是貴店的產品。但據史料記載,歌德號返回瑞典時,竟在一個天氣極好,已近港口的情況下離奇沉沒!更奇怪的是,無論是網上還是書籍,都查不到相關資料,就像從曆史中憑空抹掉一樣。我要問的就是,您是否知道這段往事?”

甄老板正要答話,忽然發現對方露出的胳膊上麵的擦傷,竟是油彩所畫!不由就轉了口:“對不起,我從沒聽先祖說過此事,什麼霧裏青更是聞所未聞,請回吧。”

甄老板下了逐客令,查森怏怏走了。甄劍也要走,被甄老板叫到了書房。他滿臉憂色地告訴兒子,別看茶莊表麵風光,其實受金融危機影響,已經到了周轉不靈的地步,為了擺脫困境,隻有孤注一擲了,“其實查森說的茶王霧裏青真有,也確實是我甄氏茶莊的獨有產品。但在三百年前,先祖甄炳衡奉乾隆爺之命帶著茶莊裏所有霧裏青和製茶師傅,遠赴廣東,再裝船奔瑞典進行交流,沒想到竟船沉海底,甄炳衡失蹤,茶王失傳。如今唯一能救茶莊的,就是沿途尋找當年遺留的霧裏青線索,不管是製茶師傅留下的一句話,一紙秘訣,還是一撮沒壞掉的樣品,我都有把握讓它重現人間!”

“那麼當年先祖走的是什麼路線?”甄劍問。

“甄炳衡從這裏到廣東,根本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大路,他們是靠肩扛手抬,輾轉數千裏才到的。而且沿途盜匪雲集,小心躲過才有生路。這一切都記載在咱們先祖留下的手抄本《路書》上,我年紀大了,隻有靠你按書尋找,不管是茶莊、茶場、還是製茶人,你都要小心詢問。”

見甄劍答應了,甄老板操起毛筆,在宣紙上寫下一行字:茶者,之嘉木也,乃至數十尺。“《路書》就在這句古文裏,如果你連《茶經》都不懂,就不用去了。”甄老板說。

二、路書

甄劍雖然在大學裏沒下過苦功,但茶聖陸羽寫下的《茶經》還是懂得的,不由在心中默念:“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明白這是道填空題,填的就是“南方,一尺二尺”。他抬頭往南看,發現是個大書架。一尺二尺相加是三尺,從地麵往上三尺處,放著一個木盒,揭開蓋子,裏麵果然躺著一本古色斑斕的書冊,封麵寫著《至廣東路書》。

甄老板臉上終於露出笑容,他交代了三句話:一、《路書》所載地點個個要去,不可遺漏。二、當心剛才的洋人查森,此人不簡單。“三,”他把一個巴掌大的木雕駱駝給了兒子,“這件東西就是我們徽州生意人的象征‘徽駱駝’,你要隨身攜帶,隨時體會徽駱駝精神,吃苦、智慧、信義,還有寬恕。”

甄劍聽得似懂非懂,不過還是把木雕和《路書》放在一起。

第二天甄劍啟程,翻開《路書》第一頁,上載:運茶至廣州,以池州為起點,往西南行經休寧、祁門、婺源,在倒湖進入江西地界,途經浮梁、景德鎮,抵達江西省城南昌府……最終到達廣東省城廣州。合計兩月有餘。

甄劍邊看邊吐舌頭,原來這麼麻煩啊。茶莊好辦,基本都是通衢大市,難就難在那些茶山和茶場,幾乎都在山深林密之處,看樣子大多要步行。他隻好當了一回驢友,背著背包上了路。

一路尋尋訪訪,甄劍始終沒找到霧裏青的任何線索。這天,他來到江西婺源,照《路書》所載,這裏有一處鄣山茶園是必經之處。在記載下方還標注著一行小字:“此處多盜。需居留五日。”甄劍有點奇怪,因為茶葉運輸是要趕時間的,絕沒有如此耽擱的道理。

鄣山茶園曆經幾百年風雨,如今依然健在。茶園主人是個老爺子,當他看到漆盒裏的徽駱駝時,不由潸然淚下:“別看婺源現在歸屬江西,可是老徽州的六縣之一啊。我是知無不言,關於你家先祖為什麼在這裏逗留五天,跟我來。”

老爺子領著甄劍來到茶園後麵,一處草堂前。堂前高懸一幅對聯:竹雨鬆風蕉月影,茶煙琴韻明鍾聲。草堂正中,擺著個石桌,老爺子一推,就見石桌咯吱吱一轉,露出一眼地窖來。地窖下有台階,老爺子拿著手電筒下去,甄劍隨後跟隨。

地窖方圓有數十丈,空空蕩蕩沒有東西,但顯得平整幹燥。老爺子打手電照給甄劍看:“我們徽商先祖創業的艱難,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不但要翻山越嶺連走兩個月,還要防範盜賊搶掠。比如這鄣山,以前就有股強盜。你甄家和我家先祖同為徽商一脈,砸斷骨頭連著筋,所以每次運茶到此,要連人帶貨躲在地窖裏,然後出錢疏通賊首,等對方首肯,才能安然過山。這五天逗留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將導致人貨兩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