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 骨 花 事
彭書清是宜昌市軸承廠內退工人,今年五十多歲,癡花如迷,他在小院子裏種了上百種花,兩層樓的樓頂也栽滿了花卉,一年四季,他家的花爭奇鬥豔,說他是“花癡”,一點也不為過。特別是他看了全國“蘭花王”在本市舉辦的蘭展後,竟迷上了蘭花。他和市裏幾個玩蘭的朋友交流經驗,又借來蘭花書籍進行研究,久而久之,竟摸索出一套識蘭、賞蘭的方法。
宜昌市北麵的雞公山,距離市區僅百餘裏,天氣怪異,晝熱夜涼,尤產變異蘭花,是尋找蘭花新品種的好地方。一逢天氣晴朗,彭書清早早坐車來到雞公山下,順著小道住上爬,走三個小時,來到山頂。在溝邊、樹下、灌木叢中,凡是適合蘭花生長的地方,他都小心翼翼地搜尋,生怕錯過了機會。其實,雞公山變異蘭花由於名氣太大,早就被許多蘭花愛好者翻了個遍。一般的蘭花,能賣個十元八元,許多農民嚐到甜頭,就紛紛舉家上山,有的掘來一兩棵變異蘭花,賣個三五千元,造成轟動效應,反而招來更多的采蘭人。挖得人太多,雞公山的蘭花資源已所剩無幾。
彭書清的運氣不錯,這天,他來到雞公山,突然遭遇暴雨,為了躲雨,他來到一個山洞,這個山洞很偏僻,如不是他來找蘭花,也不會發現。彭書清站在洞口,順著雨簾向上看,竟然發現山洞口上方有棵蘭花,十多片麵子,葉片寬,扭成虯龍狀,葉尖鈍圓,全身金黃,還有兩個嫩芽,一看葉片,就知是變異蘭花。彭書清大喜,顧不上傾盆大雨,奮不顧身的攀了上去,用小鋤頭把蘭花掘起。下來的時候,彭書清隻在照看蘭花,一不小心,將頭撞了一個大洞,雖然鮮血淋漓,彭書清仍然喜出望外。
轉眼兩個星期,蘭花就抽好燈心梗,開了幽香淡雅的花。開的蘭花外三瓣寬大,收根放角,短園捧心,大劉海舌,花色淨紅帶光澤,芭殼鮮紅,花葶高。彭書清翻遍了所有的蘭花書籍,看了所有的蘭花圖案,沒有一種是和自己的這株蘭花是同一品種。彭書清就依據這株花的顏色,給花取名叫“紅衣”。
盛花期間,正逢全國蘭花展在浙江召開,彭書清就帶著自己的這棵“紅衣”前去參展。結果,他的“紅衣”一炮走紅,在參展會上獲得了第二名的成績,有幾個養蘭愛好者欲出十萬元向彭書清求購,但彭書清卻絲毫沒有理會。其實,在他的心裏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他想把“紅衣”分盆,等到明年,一分為三,再作處理。那時帶來的利潤和價值,絕對不是十萬元所能比擬的。
憑著這盆“紅衣”帶來顯赫的榮耀,彭書清很快成為宜昌花界名人,他對“紅衣”更是珍愛有加。第二年,彭書清將蘭花分為三盆,準備將其中兩盆小的出售。但意想不到的厄運卻接踵而至。一天早上,彭書清和老伴祁小鳳出去買菜,回家後,小院的門敞開著,門上的鎖被撬開。彭書清大叫一聲:“不好,有小偷。”就衝進院子裏。走進院子,卻見自家的二層小樓的大門安然無恙。正當他納悶小偷為什麼不進家門的時候,卻發現那三盆“紅衣”的母株竟不翼而飛,隻剩下兩株幼苗。原來小偷不是偷錢的,他的目標竟是針對自家的“紅衣”而來。丟了命根子,彭書清忙向當地刑警中隊報案,但由於線索太少,警方也無能為力。
自從“紅衣”被偷走,彭書清就悶悶不樂,仿佛心裏少了什麼。彭書清將兩盆幼苗放在自家的二樓,用專門的房間存放,這間房子隻有他有鑰匙。為了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他決定用電線織個電網,把花護住。他是軸承廠的老電工,用電線織了個網子,就象花盆的花托。老伴祁小鳳見他這樣,對彭書清說:“你要注意,小心真的把人電死了。”彭書清唬弄老伴,對祁小鳳說:“不要緊,我隻是對付小偷,平時會注意的。”老伴不知道,那個偷花賊雖然偷的是花,但要的卻是彭書清的命。彭書清這次是真的想懲罰一下小偷,每次出門,他都要合上電閘。
三個月後的一天,彭書清和他祁小鳳出門歸來,見院門和上次一樣開著,而且小樓的防盜鎖也被打開。彭書清忙走到存放蘭花的房間,進了屋子,他卻吃驚地張大了嘴。祁小鳳不知道是什麼事,走進屋子一看,一個人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懷裏還抱著一盆蘭花。祁小鳳問:“怎麼了?”彭書清說:“他被電死了。”這時才小心地走過去,斷開電閘。彭書清仔細地打量著這個小偷,不禁大吃一驚,原來,這個小偷是天天給他們的送牛奶的小陳。由於一直在家,彭書清的院門外沒有釘牛奶箱,每次送奶的小陳都是敲門送奶的,如果不在家,就送到鄰居家存放,難怪他對自己的情況了如指掌。平時,自己養花時,小陳就愛刨三問四的,一定是自己說漏了嘴,讓小陳起了貪心。想不到小陳這小子胃口忒大,偷了一盆還想偷第二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