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2 / 3)

說罷,黃瓊製止了要起身的何氏姐妹,自己親自喚過侍女吩咐了下去。還特殊交待讓後廚多熬些雞湯送過來。吩咐完侍女,黃瓊才轉過身道:“你們以後有什麼想吃的,有什麼想用的,直接吩咐李海就是了。你們是他們的主子,有什麼說不出口的?”

“不要總想著自己是什麼江湖人,便身份低人一定。在本王心中人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都是一樣。在本王的眼中,你們都是本王的妻子,本王的家人,本王孩子的母親。”

說道這裏,黃瓊歎息了一聲道:“本王知道跟了本王有些委屈了你們。王府比不得江湖,雖說不必在風餐露宿,衣食無憂,但卻沒有自由。規矩又多,便是連出這王府的大門都要請示。又這麼沒名沒分的跟著本王,實在是有些委屈了你們。但這裏畢竟是京城,是天家,一舉一動都是有定製的,便是本王也更改不得。”

“本王過兩天便要領軍出征,再回來恐怕要等到你們生產的時候了。本王不在府中這段時間內,你們要好好的養胎。有什麼事情找賈兄也是一樣的。名分,本王一定會為你們爭取下來,你們就安安心心的做你們王妃。”

聽到黃瓊這些情意綿綿的話,二女心中的憂慮早就一掃而光,一臉的喜色。不過在聽到黃瓊又要領軍出征,便又有些黯然。那個女人不希望自己懷孕、生產的時候,丈夫在身邊陪伴?

看著二女臉上變化的表情,黃瓊略微一琢磨便知道了二女的心思。隻是皇命在身,也不是自己能夠改變的。知道二女有孕在身,不能讓她們過多的憂鬱的黃瓊,也隻得耐著性子做起了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情,哄女人。花了好大的心思才將二女哄的重新又開心起來。

待陪過二女用過晚膳回到書房之後,黃瓊才發現自己果然不是哄女人的料。將二女哄的由沮喪重新變得高興,讓黃瓊感覺比虎牢關那一戰還要累。

看著窗外的月色,黃瓊的心卻總是無法平靜下來。還有兩日便是陳瑤的忌日,可自己即將率軍出征,依老爺子的性子明兒采納大禮之後恐怕便要自己去前鋒營坐鎮,到時候自己便無法再去祭奠。

可不去,黃瓊卻又感覺對不起對自己一往情深,為了自己送命的這個亦妻亦姐,更是自己到這個世上之後第一個戀人的女人。想起因為自己喪命的陳瑤,在想起明兒的那個各懷心思,恐全無高興的采納大禮,黃瓊心中便一陣陣的作痛。自己當初給過陳瑤承諾,卻是永遠無法在兌現了。

沉思了好大一會,黃瓊看看窗外的天色,思量了一下。按照自己的輕功修為,此時出城去無量觀,隻要不出什麼意外,應該可以在天明之前返回。拿定了主意的黃瓊,沒有招呼侍衛,便是一向不離身的劉虎也沒有招呼。隻是拿了陳瑤生前一直隨身攜帶的玉簫便悄然的離開了府邸。

這隻玉簫是黃瓊母親送給陳瑤的,也是陳瑤生前最喜歡之物,更是她的兵刃。陳瑤的武功學自黃瓊之母,這兵刃自然也是雷同。況且與天生沒有什麼音樂細胞的黃瓊相比,陳瑤極為喜歡音律,這隻玉簫便是她平日吹奏所用。黃瓊此去無量觀,便隻帶了這隻玉簫。

城門自然是出不去的。作為大齊朝的京師,洛陽雖說不似前唐年間長安般入夜便宵禁,但這城門也不是想出便出的,也是門禁甚嚴。好在黃瓊在冷宮隨母親練功之時,夜間的這城牆翻過不知多少次了,對城牆上的防守雖說不是了如指掌,但也所知不差。

既然對城牆上的防守熟悉,黃瓊很輕鬆的便避開城牆上來回巡邏的守軍翻出城外。城牆上的守軍都是身手普通的軍士,很難發現黃瓊這種所謂的高手。加之洛陽雖是京師,但畢竟承平日久,與邊關兩軍對峙的那些重鎮不可同日而語,這守軍的警惕性相對來說要差很多。

而這些軍士自然更不會想到會有一位堂堂的王爺既沒有睡覺,更沒有他們想的那樣在花天酒地,而是翻牆出城。相對於城內,他們的防禦重點是對外。

出了城的黃瓊沒有停留,在略微觀察了一下方向之後,便發足向暫寄陳瑤靈柩的無量觀方向發足狂奔。思及陳瑤,心思始終平靜不下來,有些煩躁的黃瓊卻沒有注意身後有一道纖細的身影居然在離他略微有一段距離的情況之下悄無聲息的一直在跟蹤著他。

還沒有休息的無量觀主看到出現在眼前的黃瓊之時,驚了一驚道:“小主子,這麼晚了您怎麼來這裏了。”自鄭州回到京城之後,黃瓊來過無量觀祭拜過陳瑤三次,是以這位觀主對黃瓊並不陌生。而作為黃瓊母親進宮前得為數不多的幾個心腹之人,很明顯他也知道黃瓊母子會武的實情。

雖說對黃瓊怎麼進來的他沒有感覺到奇怪,但他也知道明兒便是這位王爺與富甲天下的桂林郡王府郡主采納大禮的日子。他隻是沒有想到這位王爺在這個時候這麼會跑到這裏來。盡管他也知道黃瓊與目前靈柩暫寄觀中陳瑤的關係。

“觀主,過兩****便要出征隴右。瑤姐的忌日便無法前來。我今晚來此是樣想在臨走之前看一下瑤姐。”雖說無量觀主稱呼黃瓊為小主子,但在這位在大齊道家德高望重,幾為江北諸道觀之首,一派仙風道骨的掌觀真人麵前,黃瓊卻無法拿出主子的架子。母親曾經叮囑過他,在這位觀主麵前不許擺架子。因為這位掌觀真人資格甚老,便是黃瓊那位母親也要稱呼他一聲叔父。

聽聞黃瓊表明來意,與陳瑤早在十多年前便很熟悉,知道二人之間究竟是何關係的觀主搖頭歎息一聲,沒有說什麼,隻是在前邊默默的親自走在前邊為黃瓊引路。

來到陳瑤靈柩前,黃瓊靜靜的看著躺著心愛女人的靈柩,心中說不出的悲愴。良久,舉起手中的玉簫吹起了他唯一會的,也是陳瑤平日裏常吹的一首曲子《梅花三弄》。

黃瓊雖說對音律不擅長,但前後兩世都極喜梅花,所以對這首曲子也是極為喜歡。在冷宮生活的那段日子裏,在陳瑤弄簫的時候,他常常在一邊靜靜的聽著。久而久之,雖說不太精,但卻也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