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表示願為天苑四人飛船研製配套的電子控製設備,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的專家要為天苑四人提供配套儀器,蘇聯的一位教授要為天苑四人解決修補飛船殼體的工藝問題。海弗利克聽到這番談論,也不甘示弱。他立即走到索格肯麵前說:
“我們康乃爾大學全國天文與電離層中心將用經過改進的射電望遠鏡為你們服務。”
索格肯無限欣喜地說:
“謝謝大家,如果諸位能和東道國有關當局取得聯係,統一協調各方麵的行動,那就更好了。”
開會的預備鈴響了,與會者紛紛步入會場。
會場布置得莊嚴、隆重。天苑四人、外國的專家、學者,以及為天苑四工程作過貢獻的人應邀在主席台上就座。在他們背後,十幾盆常青的鬆柏簇擁著一個鋪著深紅色金絲絨的、細高的托台,上麵放著金光燦燦的銅球。在主席台上方,懸掛著“天苑四工程祝捷大會”的橫幅。一千多個座席的會場,已經坐得滿滿的。
祝捷大會開始了。
任思宏首先在會上發言。他詳盡地介紹了西陵峽七號漢墓的發掘、銅球出土以及天苑四工程的經過,高度評價了許多學者、專家、教授、醫生、工人、農民和戰士為此作出的種種貢獻。
天苑四工程總指揮柯化接著在會上作報告。他在報告中深入地分析了天苑四工程的巨大意義,熱情表彰了為天苑四工程作出重大貢獻的集體和個人,並誠懇地表示支持國際技術合作,為使天苑四人早日返回埃波斯納作出貢獻。
索格肯激動地站了起來。他用深邃的目光,注視著主席台上的那些為援救他們作出和將要作出貢獻的人,心裏充滿了感激和敬佩之情。他盛情讚揚了這一地區的人民世世代代以來,為發現他們天苑四人所做的不懈的努力。他說:
“如果沒有你們這一地區遠古時代人們對‘探險家號’的觀察,如果沒有古代人們世代口耳相傳,如果沒有王嘉那樣的學者所作的文字記載,如果沒有呂遷那樣的古代天文學家熟練、嚴謹地觀察、繪製銅球星圖,如果沒有在座的各位在戰爭年代和和平年代裏所做的大量探索工作,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在今天和你們相會。”
皮洛西拿出一疊四千年前的地球遙感照片,交給了索格肯。他雙手捧著這些珍貴的曆史照片,莊重地獻給了柯化。柯化很激動地接了過來,他取出了一個用綾緞裱糊的長方形的盒子,獻給了索格肯。索格肯當眾打開盒子,取出裝在盒裏的畫軸,展現給全場觀看。這是一幅幾可亂真的複製品——漢代呂遷繪製的古星圖。全場掌聲雷動,氣氛異常熱烈。方雨田在有節奏的掌聲中,把地球上現存的各種植物的種子和眾多品種的動物冷凍受精卵贈送給索格肯,請他們以後帶回去,重新繁榮埃波斯納的生物圈。
索格肯把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讚揚了一番,並希望地球人要汲取他們的教訓。他真誠地說:
“我們的教訓是在五千年前,在10.9光年以外發生的事情。但是,在宇宙裏,這麼長的時間,這麼遠的距離,都並非遙遠的事。這些事情在地球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請你們要千萬記住這個教訓,這也是我們當初決定沉沒海底的唯一目的。”
方雨田要求即席發言。他首先對這三位天苑四人的崇高精神表示敬佩和感謝,隨後激昂地說:
“人是偉大的。我們既然能從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一步步地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原子時代、衛星時代,那麼,隻要認識到天苑四人的教訓,我們是有能力防止各種汙染,防止生態係統被破壞的。我們地球絕不應該,也絕不允許成為第二個埃波斯納!”
他的講話博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一位聯合國官員在會上宣布,他已邀請天苑四人到各大洲參觀考察,天苑四人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會後即啟程去非洲。聽到這一消息,會場上又是一片掌聲。
大會結束了,楊帆在會場門口等著徐振宇。當他出來時,楊帆隨手整理了一下垂肩的烏發,笑著對他說:
“現在就走吧?”
“上哪兒去?”
“你怎麼這樣健忘,我們不是說好,開完祝捷會就找柯局長報名嗎?”
徐振宇笑了:
“對,我們這就去找他。”
他倆帶著要求參加宇航員訓練班的申請書,肩並肩地向前走去。
1977.10—1979.5 初稿於齊齊哈爾
1981.11—1982.5 二稿於宜昌、廣州、齊齊哈爾
1983.12—1984.2 三稿於齊齊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