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技術科學委員會要在西陵峽召開“天苑四工程祝捷大會”,所有曾為此做出過貢獻的人都接到了請柬,徐振宇和楊帆自然也不例外,他們打算先到峽口去看望老人,便提前起程了。
楊帆父母住處離碼頭不遠。他倆下了船後,順著沿江大道往前走著。她把秀美的鴨蛋臉轉向徐振宇,不放心地問:
“你和伯母談過去天苑四的事嗎?”
“臨來峽口前,我和她說了。”
“伯母同意你去了嗎?”
“一開始,她沉默了,臉上有一種惘然若失的表情。後來,她還是同意了。她對我說:‘你認為應該去做的,你就去做吧。’”
“要是我媽也像伯母那樣,那就好了。”
“怎麼,你還沒有把握嗎?”
楊帆搖搖頭,兩隻杏仁眼裏飄浮著一片愁雲。
一到家門,楊繼先就高興地迎了出來:
“姐姐,你們也接到請柬啦?這回咱們全家都要去參加祝捷大會了!”
何宜靜見到女兒和徐振宇,高興得合不攏嘴。她又是倒茶,又是做飯,又是問長問短,忙得不亦樂乎。
午飯後,徐振宇和楊光耀一家人圍坐在客廳裏,又談論起天苑四人來。
“聽說他們還想回去?”何宜靜安詳地問。
“是的,我們正在安排修理他們的飛船。”徐振宇一邊說,一邊給楊帆使了個眼色。
楊帆明白,這是催她趕快借著這個話題去動員她媽媽。她說:
“這艘飛船如果修理好了,裏麵再增加十來個人都不成問題。”
“我們可以從各國的宇航員中挑選一些人,跟著去埃波斯納參觀訪問。”何宜靜說。
“媽,我們倆也想跟著‘探險家號’去埃波斯納,您能同意嗎?”
“你們也要去?”何宜靜驚愣了,“怎麼事先也不捎個信,和我們商量商量?”
“我們這不是來和你們商量了嗎!”楊帆親昵地拉著媽媽的手,笑著說道。
“你們這一去,我們就再也見不著了!”何宜靜說著說著,眼淚不由自主地掉了下來。
“就是要去,也得十年、八年之後才走哩。”楊帆委婉地說。
“你們的婚事打算什麼時候辦?”何宜靜追問。
“我們商量過,如果你們能同意,我們打算先去接受宇航訓練,然後再辦婚事。”徐振宇替楊帆解釋著。
“去吧,年輕人應該去闖一闖,見見世麵。”楊光耀很支持他們。他又對老伴說,“讓他們去吧,我們總不能永遠把他們留在身邊。”
“你倒想得開!”何宜靜一邊擦眼淚,一邊說道。
正說著,吳永剛來了。他一進門就問:
“你們這是怎麼了?”
楊光耀說明了一番,吳永剛對何宜靜爽朗地笑了:
“這是好事,怎麼反倒流淚?讓這些青年人遠走高飛,去開辟新的生活道路吧!”他掉頭向楊光耀,“對了,我們不是說好一同到七號漢墓原址去嗎!”
楊光耀和吳永剛乘車到達西陵峽後,匆匆走到那座輸電鐵塔下麵。吳永剛在高壓輸電線下漫步,腦海裏竭力搜尋著那些遙遠的記憶。他舉目巡視著獅子峰、臥牛峰和北麵不遠的小土崗,又看看雄偉的三峽大壩,感慨萬千地對楊光耀說:
“沒錯,四十多年前我們就在這裏戰鬥過。要是魏班長和那些戰友,能看到他們為之犧牲的革命事業在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那該有多好啊!”
“是啊。”楊光耀心潮澎湃。
迎麵遇到了譚太爺爺。楊光耀向他問候請安之後,談起了天苑四人想回去的事。
“要不是年歲大了,俺也想跟著上天去看看哩。”譚太爺爺捋著胡子說。
任思宏夫婦帶著任曉英也趕來了。他們和楊光耀等人一見麵,就十分親熱地談論起來。
“天苑四人來了!”任曉英喊道。
索格肯、尼柯羅和皮洛西從一輛專車上走下來。
“他們為什麼這樣矮?”任曉英低聲問她爸爸。
“你沒看到埃波斯納的地平線比我們的要深遠得多?地平線比我們遠,說明那個行星半徑比地球大,所以它的質量和引力都比地球大。為了適應較大的引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長得矮一點。”
索格肯一行三人學著地球人的樣子,向大家頻頻招手致意。
“爸爸,他們是四個指頭!”任曉英吃驚地說。
“怎麼,你還不知道?聽說他們原先也是五個指頭,後來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小指退化消失了。”
“爸爸,你不是說過,我們算出他們在路上走了一千年,不知為什麼他們卻說走了兩千年?”任曉英十分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