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男籃u19世青賽,由於中國隊的曆史戰績實在擺不上台麵,以往無論是媒體還是球迷,都不太願意提及。但是本屆世青賽,國內媒體的關注度突然較以往有了顯著提高,隻因為今年中國u19出了兩個好苗子,讓他們看到了中國隊取得好成績的希望。
這一屆青年隊裏,媒體和球迷最為重視的除了cba新科扣籃王徐詠,異軍突起的年輕球員張羽也備受球迷關注。
張羽1990年2月14日出生,是本屆中國隊裏年齡最小的。原本因為他的年齡過小,並沒有被u19選中,直到亞青賽開始前最後一刻,原大名單內替補得分後衛受傷,張羽得以臨時調入隊中參加了亞青賽,並出人預料的取得了十分優秀的成績。
亞青賽上,除了第一場張羽是替補出場,從第二場開始,張羽就頂掉了原本的首發得分後衛張博,整個亞青賽取得場均16.5分,2.8次搶斷和2.1次蓋帽的優秀數據。
張羽少年時期與nba球星姚明,就讀於同一家少年體校。他的身體條件突出,技術全麵,剛滿17歲,cba已經有許多球隊看好這名潛力十足的後衛,僅僅由於張羽年齡太小才沒有與其簽約。
張羽裸足196厘米,臂展達到驚人的208厘米,體重180磅,垂直起跳高度達到90厘米,3/4半場衝刺3.35秒。
17歲的張羽這份體測甚至已經足夠參加nba選秀,唯一的缺點就是體重太輕,力量小對抗不足。但這些在世青賽上都不是問題,就連隊內身體素質最好的核心徐詠,若比綜合的身體素質也遠不及張羽,這還是在徐詠比張羽大上一歲的前提下。
打完了亞青賽,張羽已經成為本屆青年隊內僅次於徐詠的核心,教練組為使球隊進攻更加多樣化,開始為張羽單獨安排戰術。媒體也將張羽和徐詠並稱亞洲雙雄,認為兩人將來都有進入nba的實力,和巔峰的姚明組成中國隊的三駕馬車。
本次世青賽之前,中國隊的最佳戰績是第九名,從沒有進入過前八,這是一項恥辱性的成績。這一屆有了雙核之後,中國媒體普遍看好中國隊可以創造世青賽上的最佳戰績,洗刷這份恥辱的記錄,所以對這項其實並不算大賽的賽事關注度頗高。
七月初,各國分組一出,國內媒體和業內人士喜憂參半,中國隊與東道主塞爾維亞,奪冠熱門美國分在了一組。這是個死亡之組,小組內唯一弱小的就是非洲小國馬裏。
世青賽一共16支隊伍,分為四組,每組前三可以出線,決出12支隊伍後再次分成兩組,每組前四出線組成八強,進行淘汰賽。第一次分組就和塞爾維亞美國遇上,有好有壞。好處是隻要小組出線,下一次分組就不會和美國分到一塊,更容易進入八強,前提是一定要贏下最弱的馬裏。
本屆中國隊控衛位置上的首發球員原本是陳江華,前不久陳江華右腳腳踝脛骨骨裂,確認無法參加本次世青賽。中國隊控球後衛位置上一下子沒有了可用之人,取代陳江華的是楊坎。楊坎的傳球一般,突破投籃也不穩定,並不足以取代陳江華。
得分後衛張羽,小前鋒徐詠,大前鋒李曉旭,中鋒蘇偉。這套陣容除了控球後衛位置上由於傷病原因,比較薄弱之外,其他位置的球員都不算差,尤其得分後衛和小前鋒位置上,中國媒體對兩人寄予了極高的期望。
7月4日,中國隊飛到塞爾維亞,7月5日開始適應訓練。
張羽在訓練賽上表現興奮,頻頻單打徐詠得手。徐詠有力量,腳步卻跟不上張羽,速度上也明顯落於下風,屢屢被張羽突破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