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妃是個好女孩,也是個好妻子,本宮相信,她將來還會是個好國母,隻是很多事,她還不能理解或看透,那是因為她太過善良的本質和單純,越是表麵善良寬厚的女人,其實她的心理越是脆弱,所以這點還需你自己去幫她曆練;”
皇後暗自長歎短噓的又說道:“不要總一味的擔心會失去,也不要太過在意她是否能承受,隻有閱曆資深的女人,才有資格駕馭這座後宮,如同隻有最具有權威之人,才能執掌這個天下一樣,你明白嗎?”
皇後眼中的王者,是一個拿得起所有,放得下一切的真正男人,而非是高元尚這樣,為了一個女人,就可以將一切拋卻腦後的小男孩,所以她必須提醒他要看淡,不能過分在意一樣東西,那樣隻會將自己捆綁的太累,最終可能受牽連的不僅是他一個人,而是整個天下。
至於宋安樂的為人秉性,皇後早也鑽研過,一個初進宮的女孩,懷著一顆單純善良的心,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經曆著大大小小的磨難,迎來如今的一切,隻是她漫漫的人生,才剛剛開啟,她要麵臨太多太多形形色色,各式各樣的人群,所以她要麵臨的人世百態,才是她今後的人生。
但是宋安樂太過善良,或者說太過慈悲,這樣性情的人,很難再別人的千方百計中安然生存,所以皇後也不得不提醒高元尚去磨練她的性情,直到她附有一顆堅韌狠毒的心。
聆聽了皇後教誨的閱曆,高元尚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但是又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每每想到宋安樂那張善良恬靜的笑臉,他不舍得去渲染她,甚至擔心世間的塵埃,會將她汙染,所以他想把她嗬護在手心裏,守候在臂膀裏,但是麵對皇後的教導,他陷入兩難的處境中。
皇後見高元尚眉眼間,總是深鎖著一道蹙痕,於是她又沉重的說道:“皇兒,你可是真的愛上她了?”
高元尚一臉憂重的看了皇後一眼,隨即他又說道:“兒臣不僅愛她,兒臣還想給她一份無憂的幸福,和一個無慮的未來,兒臣不忍去改變她的善良,也不想逼走她的單純,她是那麼完美,幾乎晶瑩剔透的,可以看到她心底的真實,那是一個人根本不能袒露的秘密,但是她願意對兒臣袒露,所以兒臣不會去辜負她。”
就如同高元尚所說,他不忍心,因為今後的生存,去強迫宋安樂改變,他甚至不敢想象,如若宋安樂也變得心狠手辣,冷血無情,他會變得怎樣,他還會始終如一的愛她,守護她嗎?
如果一輩子都守著一個冷血無情的人,他寧可放棄去改變她,更加不會因為增生她的曆練,而故意做出傷害她的事。
皇後這一生,最最遺憾的事,就是沒有在對的時間裏,遇見一個對的人,雖然最終她用自己的堅守,換來了高晉的回頭,但是他們錯過了彼此最美麗的年華,也錯失了太多絕佳的機遇,所以她遺憾。
麵對自己的孩子,能彌補她一生的遺憾,她是發自內心的欣慰,所以她慈愛的握著高元尚的手,一臉慈和的說道:“我兒真的是長大了,知道什麼是愛了。”
高元尚卻一臉悵然的說道:“母後,您會笑話兒臣是個念情的懦夫嗎?”
皇後一臉認真的說道:“重情重義,乃是君子行為,天下間,有多人為一個情字所困,又有多少人因一個義字而亡,所以我兒注定是個傑出人物,母後為你感到驕傲。”
“既然有那麼多重情重義之人,為什麼還會不斷出現,那些冷血無情之人呢?”高元尚有種有感而發的惆悵,因為他自己切身的經曆和體會,所以他感慨,也無助。
“你是想說邕王和臨王?”皇後看似是問意,但是她心底卻有著再確切不過的答案。
“當兒臣得知邕王要推翻兒臣時,兒臣根本沒有想過那會是真的,甚至沒有把他暗中的舉動,真正的放眼裏,因為兒臣相信,手足之情,總有一天可以感化邕王,當兒臣被禁足冷宮時,那時我墮落,我消沉,甚至是自暴自棄,就在我極度頹廢時,是安樂給了重生的希望,她告訴,她愛我,不管是貧富,她都不會離開我,那時我才意識到,我不是一個人,我還有她,後來還有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