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再論陰陽和諧——婚姻命運的解析(2 / 3)

趙寶祥說:“你提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談戀愛,如何看待婚姻;一個是如何經營婚姻。”

“如果婚姻失敗已經是不可改變的結果,那是否是要麼離婚,要麼需要重新經營?”我笑著問。

趙老師說:“是啊,要麼失敗,要麼重新經營。但失敗重新經營其實應該說是如何去彌補,這是幾個問題。第一什麼叫婚姻?什麼叫愛情?愛情和親情它既相似又不相似。其實男女初期是愛情,愛情的升華是親情。如果男女永遠停留在愛情裏麵,上升不到親情,這愛情走到頭也就死亡了。第二你要懂得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婚姻?婚姻是責任和義務。愛情就是你我相愛。當愛情變為婚姻的時候,你要現實一點,你對人是有責任有義務的。什麼叫責任?兩個人走到一起,從兩個個體變為統一體。但人都有個性,他不可能百分百地依著你。你愛他,就因為他有個性,有自己的思想就是可愛的。戀愛時這就是優點,可走到一起就不行了。就想改變對方,往往雙方都想讓對方改變,想讓對方的想法做法都符合自己的意願,都符合自己的心態。這就不叫愛了,這叫自私。這就叫愛自己不愛對方。戀愛的時候是愛著對方的,對方怎麼高興怎麼做,沒有自我。結完婚呢,不愛對方了,隻愛自己,由公心掉到私心。私心是什麼?私心就是我先改變你,你別這樣說話,這樣說話我不愛聽;你別這樣做事,這樣做事我不舒服;你別做這種飯,這種飯我不愛吃;一切隻愛著自己,隻考慮自己的感覺。都想管住對方,你可要知道,管人是罪,管己是福,你管對方,對方恨你,他不服你管,你又生氣,這不是受罪嗎?而婚姻是包容,是愛對方,管自己。所以當你愛自己的時候,尤其是兩個人都愛自己的時候,婚姻就走向死亡了!”

“婚姻是包容!你既然愛就要愛到底。你想吃什麼?你怎麼想的?我如何能讓你?我如何包容你?我處處謙讓你?對方也要這樣做。要相互謙讓,相互恩愛。我們中國講夫妻要相敬如賓,那婚姻能不好嗎?但現在婚姻沒有真愛,都是假愛,都是自私自利的愛。到了親情這份上講的不是理,和親情沒有道理可講。講的是親情,講的是包容,是愛。你這是什麼,是講道理。你跟外人才講道理。你從來沒有考慮過對方的感受,一直隻在意自己,那你的婚姻能好嗎?心疼自己的婚姻就是包容對方,永遠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他有個性才可愛,你把他改變了,改變得和你一樣,那還有什麼意思呢?再說他父母都無法將他改變,你改變得了嗎?人家還想改變你呢!你想如果人家改變你,你願意嗎?你還想改變別人,那你不是大錯特錯嗎?想改變別人那是受罪!管別人那是受苦!是下地獄!管自己是福!是升天堂!我管你你首先不願意,你一肚子氣,下地獄!我不管你,我管我自己,我自己好,我叫你滿意,你心裏高興,我們倆關係就好。這就是如何經營婚姻的問題。”

“你婚姻失敗了,就應該反思自己為什麼會這樣?你做任何事情失敗的時候一定要先找到自身的原因。你從自身找不到原因,都認為是對方的原因,你就會重複失敗。所以為什麼一個婚姻失敗了再找一個還失敗呢?不單單是婚姻,在生活中處理任何問題,隻要你失敗了,就應該慢慢地靜下心來分析自己,真正從自身找到原因。哦,原來是我自己的問題啊,心態一下平衡了,再遇到同樣的事情你就不會再失敗了。彌補婚姻失敗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失敗的婚姻中找到自己的缺點,那你就不會再失敗了,你會規避了。否則你會無數次地重複你的失敗。”

我說:“趙老師,那我下一個問題又出來了。這是很多人正在麵臨的問題。我們周圍朋友的婚姻沒有幾個是幸福的。大部分是不幸福的。那不幸福的人就在抉擇。比方他不幸福已經形成了既成事實。麵對這個不幸福的婚姻他就要抉擇,或者是離,或者是和。和就是按照您講的方法找自己的原因,對吧?但是你不能保證兩個人同步去找自己的原因,可能你在找,但對方並不找自己的原因……”

“你不要去管對方……”趙寶祥打斷我說:“管好你自己就行。”

“麵對一個經營不好的婚姻,人在痛苦中絕望了就開始想反思,想改變命運。在一對失敗的婚姻裏,通常是更痛苦的一方更想改變命運,所以這一方會很努力。但也正因為此他或她要承受更大的痛苦。因為另一方他沒有覺知。因為對方認為這是你的錯,因此要改你改!那想改變的一方就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和義務。但事實上婚姻的維係和挽救單靠一方的一相情願是沒有用的。這實際上已經是破碎的婚姻了,你覺得能改變命運嗎?或者怎麼改變命運?”我假設著有一種可能性。

“那就又要講到陰陽了。兩個人這個改,那個不改。還墨守他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而且對婚姻對配偶都是一種讓對方很難接受的態度。的確在瀕臨死亡的婚姻裏這種情況很正常。但我剛才講過了,人要去管自己,不要去管別人。你管不了別人,你改變不了別人,能改變的隻有我們自己。所以當你改變的時候對方必定跟著改變,他不可能不改變。因為陰陽嘛,陰變了,陽就得跟著變;陽變了,陰也得跟著變。打個比喻,今天白天是陰天,晚上它也可能陰天;白天晴天,晚上晴天率也就高了!所以我們不去管別人,當我們自己改變時,對方必定改變。對方要是不改變,那老天爺都會讓他改變!真就這麼回事。”趙老師說。

“那比方講啊,這種情況下雙方的結,結得很厲害。當你改變的時候,他根本看不見你的改變,或者他覺得你還差得很遠。他自己不改還審視你。”

“是啊,改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主要看你是否真的改變。如果你做到了真正的改變,對方必然也改變。對方不變,那你這婚姻自然有人出來給你解體。老天爺出來給你解體,把他給你換了!真就是這麼回事。所以你不要考慮對方,不要去想我變他不變了。隻需要去考慮自己,你變得徹不徹底?是否真變了?你要真變了對方必然變。為什麼呢?我打個比喻,也就像這個杯子,雙方都有裂洞,你這邊補好,他那邊不補好,這還叫一個杯子嗎?完整才行,老天爺必然給你換一個新杯子。”趙寶祥說。

“以變來講,‘變’本身可以按天道變,對吧?”我發現自己真的進入了關於婚姻的哲學思辨。

“不是所謂的天道,是做人的人道。”趙寶祥糾正說。

“好。兩個人有分歧是因為對方認為你該按他的價值觀去做,你也認為對方可以按你的想法做。所以如果談改變的話,可能一方按天道、人道去變,但是對方認為你沒有按我的要求變,所以他並不認同你的變。”

“你這樣的說法是不存在的。所謂的變是什麼?因為現在的愛情是愛自己,愛自己的感受。你變是什麼?是愛對方,是愛著對方的感受,按照對方的感受去包容對方。因此你提的問題就不存在。要是存在這些問題,說明根本就沒變。你還按自己固有的思維去行事。那不叫變。變的力量是最大的!”

“所以變的力量也是由利己到利他,先利他後利己。”我說。

“是的。《易經》為什麼叫《易經》,不叫別的經呢?‘易’,查辭海,就是轉變、改變的意思;‘經’是規律和真理。《易經》講的就是變化的規律和真理。”

“那比如講陰陽學,您覺得陰陽學在婚姻關係中的作用是什麼?怎麼去利用陰陽呢?”

“在婚姻中,夫妻之間就是一陰一陽,一方的存在是另一方的基礎,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一方好,另一方必然好。陰陽的關係就是互相為對方考慮。陰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我好,必須要對方好;對方好,我才好。老婆健康、漂亮、美麗,老公必定好;如果老婆有病,老公的心態能好得了嗎?”

“這也不一定,有的夫妻,一方很好另一方卻不一定好。”我追問。

“你是不是考慮過多了?你為自己想的多了?是不是你為對方想的少了?”趙寶祥尖銳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