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之間,進入不惑之年,即將踏入四十歲門檻。回首四十年走過的路,無限感慨在心間。
回首過去的四十年人生道路,仿佛就在昨天,一切曆曆在目。記憶中的童年,貧窮、饑餓充斥在記憶中。春天裏,隨姐姐一起去山上挖野菜;夏天,在田裏幫大人插秧,在小河裏捉魚、遊泳;秋天裏,與一邦小夥伴在田野裏撿稻拾穗交公家充公分;冬天,與小朋友一起打雪仗、滾鐵環……童年,是一首悠長的歌,盡管我的童年並不富有,但那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
少年時代,每周帶上二瓶醃菜和大米,父親挑著柴禾,走在前麵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後來,又背起行褰,離開家鄉,外出求學,曾做過當一名解放軍戰士,成就將軍夢想;曾經曆過當業餘運動員,夢想站在亞運會和奧運會領獎台,奪取金牌,但一個個夢想均破滅,最終沒能進入大學,隻上了一個普通中專。工作後,經曆過當一名機關“借用”人員,這一幹就是十多年,最後,自己人事關係所在單位“脫鉤改製”,差點失業,做了十二年機關“臨時工”,才勉強混上一個合格身份。工作中經曆過屈辱、辛酸,很多坎坷無以言說。
青年時代,也經曆過戀愛、結婚、生女。不知不覺間,女兒已經十一歲,都上小學五年級了。女兒聰明、活潑,妻子成天到處奔波,辛苦創業。自己則是一介書生,隻知“低頭拉車”,不知“抬頭看路”,隻知道老老實實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很多同齡人有了官位、車子、房子,夜深人靜時候,想想自己,心中頗為不平與懊惱。
四十歲的男人,曾經曆人生的起伏,遭遇過人生很多的坎坷與磨難,對很多人與事已看的淡然。人生苦短,不過百年,房子車子票子不應成為人生羈坢,那些外在的東西,隻不過一道亮麗的光環。名與利,均為過眼雲煙,稍縱即逝,都是身外之物。隻有求得內心的寧靜與問心無愧,隻有健康平安,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氣。
四十歲了,懂得享受生活。閑暇時分,步出戶外,看天上雲卷雲舒,春天裏看看盛開的花朵,秋天裏看看田野裏的累累碩果,呼吸大自然新鮮空氣。四十歲,懂得珍惜親情與友情。下班回家,為妻兒老小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在每一個節日來臨的時候,提上一份小小禮品,去看看父母、兄弟姐妹,看看朋友,與他們拉拉家常,說說心裏話。平日多給他們的打個電話,送去一份關心。
四十歲了,懂得總結與思考,感悟人生。在每一夜晚,下班回家,擰亮台燈,泡上一杯香茶,手捧好書一卷,將自己的心沉浸在書中,與那些大師進行心靈對話,或者打開電腦,敲擊鍵盤,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與人生感悟,盡情揮灑在文字中……這些,何嚐不是一種愜意!
四十歲,懂得珍惜時間。年輕的時候,在對待時間方麵,總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急,時間有的是。誰知,光陰實在太快了,沒等你緩過勁來,青春就不知不覺地溜走了,浪費了不少時間。還有,那時候,往往浮躁,心靜不下來,無論讀書寫字,還是在對待名利方麵,均是心浮氣躁,俗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就是這種個道理。人生經曆四十個春秋的洗禮,有了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經過塵世的曆練,對人與事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閱曆和見識,往往能夠沉得住氣,不再毛手毛腳,珍惜每一個今天,懂得珍惜時間與機遇,俗話說時不我待,失不再來。對待親情,更加懂得珍惜與嗬護,對待工作,更加細心與熱愛,對待朋友,更加懂得坦誠相待。
古有薑子牙古稀之年才出山,一樣成就千古偉業;徐特立已過天命之年,才開始學習外語,成為通曉古今中外的學者……許多大器晚成的事例數為勝數。俗話說,創業不分先後,成功不分早晚。盡管青春一去不複返,能夠在不惑之年猛然頓悟,奮起直追,努力向上,也不失為人生的一大幸事!一位當過縣委書記叫陳世高的退休老幹部,向比他年輕近20歲的作家陳大超拜師,六十歲以後才開始學習寫作,短短幾年時間,已在海內外報刊發表數百篇文學作品。作家陳大超說,“一個人隻要有誌向有追求,任何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
人生四十才開始,過去的人生經曆,許多經驗教訓和人生閱曆,均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失敗了,擦幹眼淚,認真總結經驗,從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爬起。人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青山處處埋忠骨,戰場無處裹屍還。”永不言敗才是真的強者,人生四十又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