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一味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
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感恩是一種態度,感恩是一種情懷,隻有凝結感恩的情懷,才能成就事業和生命的高度。
我的手指還能夠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
最重要的是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誰能想到這段豁達而美妙的文字,竟然出自一位在輪椅上生活了30餘年的高位癱瘓的殘疾人?寫出這句話的,是當代科學大師霍金。
在常人看來,命運之神對於霍金是再苛刻不過了,顱伽雷病將他永遠地固定在輪椅上,但他沒有為自己已失去的健康身體而悲傷,他仍然感覺富足。
與霍金相比,有的人身體健康,生活富足,可生活給了他一點小磨難,他就開始怨天尤人。仔細想想,我們身邊有多少人每天都在重複著同樣的事情:與同事一邊議論老板,一邊漫不經心地做著老板布置的任務;總是認為自己有“齊天大聖”的本領,卻屈尊於小“土地廟”中,對任何工作都看不上眼;每天總是在抱怨生活和命運的不公……
我們是不是能從中發現些許自己的影子呢?沒有感恩的心,就會變得隻在乎自己的利益得失,而漸漸忘記了我們永遠不可能獨自取得幸福。如果周圍的人不給予我們愛與支持,我們永遠不可能成功;如果整個社會隻有冷漠,我們再成功也不會幸福。如果一個人不懂感恩,那他與草木無異,永遠也不會感到滿足和快樂,而他的人生道路也會越走越窄,很難有長遠的發展。
做人要懂得感恩,把工作當做自己終生的事業,激發自己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一步一個腳印,想辦法解決問題,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位,從小事做起,以主人翁的精神獻身於事業,這才是創業和立業的開始。每天醒來,都要感激有事可做,並且必須盡力去做。這種感恩的心情可以激發我們的潛力,使我們每日工作盡心盡力,並樂在其中。
實際上,很多單位的用人哲學是:會做事不如會做人,會做人不如會感恩。會感恩的人,其為人處世必定是主動積極、樂觀進取、敬業樂群的。
當我們學會感恩,我們就能摒棄那些陰暗自私的欲望,使心靈變得澄澈明淨;學會感恩,我們就能變得知足惜福,更加珍惜自己身邊的一切;學會感恩,我們便能以一種更積極的心態去回報他人、回報社會……感恩不僅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動力,它推動著我們走向成功的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