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3 / 3)

中國,在他看來一向都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在這裏,好像什麼神奇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你說吧,中國朋友,我會認真地考慮的。”羅斯萊說道。

“你做我的獨家供應商,至於利潤,我不會虧待你。”楚盡忠說道。

這下,羅斯萊沉默了。

獨家供應商,這個名詞聽起來沒有什麼,但是真正去考量的時候,裏麵卻是大有門道。

他成為了楚盡忠獨家的供應商……這是小問題,問題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他就必須幫助楚盡忠不斷擴大擴張實力,不斷幫助他組建軍隊,這樣才符合他們的利益。

其中一個弊病便是,如果楚盡忠完蛋了,那麼他們的利益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如果楚盡忠代表的是國民黨,或者共產黨,和他談論這個問題,作為一個軍火販子,他都會認真地考慮一番。

但是現在很明擺著楚盡忠的武裝,是屬於他自己的。

那麼,楚盡忠的部隊,值不值得支持?

這可是搭上自己家族命運和身家性命的大事,即便羅斯萊再感激楚盡忠,他也絕不可能輕易答應。

所以,羅斯萊沉吟了一陣,托著下巴問道:“我想聽聽你的具體想法。”

“特種作戰的精銳,我需要的,是特種作戰的精銳部隊,我並不看重人數。”楚盡忠麵對一個美國佬,卻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很自然地說了出來。

在開放性上,現在的中國的確不如美國。

楚盡忠看到羅斯萊的臉上非常疑惑,他笑著解釋道:“這個並不複雜,我的意思是,我希望我的每一個軍隊成員都可以做到我這樣,在千萬敵軍中,可以自由出入,滲透、潛伏、作戰。我將之稱之為特戰隊。每一名特戰隊的隊員,都有著超越其他精銳部隊十倍的戰鬥能力。”

想了想,楚盡忠想到了一句話來解釋什麼叫特戰隊:“我的部隊的每一個人,都需要武裝到牙齒。”

漸漸地,羅斯萊的眼睛亮了起來。

他本身就是一個軍火商,他自然聽得懂楚盡忠所說的意思。

士兵,對某些人來說,甚至對大部分人來說,那都是消耗品。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在曆史課上,說一場戰爭,往往都會以“殺敵數”這個統計為最重要的概念。

在計算某個軍閥的實力的時候,也會說這個人的麾下有多少萬部隊。

但是實際上,數量並不代表著絕對的實力。

楚盡忠所走的,就是另一個極端。他並不看重自己軍隊的數量,反而非常在乎軍隊的質量。

軍隊戰鬥力,並不是靠數量堆積起來的。

看到羅斯萊有些釋然的表情,楚盡忠也笑了,說道:“你想的沒有錯,就是最好的裝備……甚至有些裝備我需要親自設計;最好的訓練,訓練的科目,也需要我親自安排;還有最好的待遇,這是必須的。我們的每一次戰鬥,都是以完成行動目標為目的,我們的原則是盡量少地減少人員的傷亡。”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羅斯萊讚歎的看著楚盡忠,由衷的說道:“我一直都以為中國的軍事觀念現在還很落後,但是在聽到了你的想法之後,我突然覺得,你是一個能帶來變革的人。”

“謝謝。”楚盡忠笑了笑:“那麼,我想你是答應了?”

“當然!”羅斯萊伸出了自己的手,和楚盡忠輕輕一握,說道:“我很期待,你這樣的人,能夠給中國帶來什麼樣的變革。我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