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良好的“身心”準備協助你考高分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一個學生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 不好是廢品,心理、思想不健康是個危險品。”今天的青少年學生 是21世紀的主人,繁榮中華民族、建設現代化祖國的重任將落在他 們的肩上。我們對他們寄以無限的希望,期待他們健康茁壯成長, 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的一代新人,而健康的身體 是青少年人才成長的基礎。
郭沫若老先生的忠告:“年輕人有的是健康,因而他也就浪費 健康。一旦覺得健康值得寶貴的時候,那猶如已經把錢失掉的敗家 子,是已經失掉了健康了。”當代青少年為了學習,不惜犧牲自己 的身體健康為代價,有的為了考試得高分,甚至飯也不吃飽、連續 熬夜,到最後還沒上考場就已經病倒了。由此帶來的身體健康障礙 不可小視,症狀主要如下:
(1) 緊張性頭痛。多為彌散性脹痛,並具有壓縮感和束緊感, 又稱神經性頭痛。人如果突然遭遇強烈的精神刺激時或長期處於嚴 重的精神壓力之中都有可能引起這種緊張性頭痛。
(2) 失眠。失眠與壓力顯著相關。一般情況下,人人都有特定 的睡眠規律,都有正常的睡眠覺醒的生物節律。在壓力情境下,很容 易產生抑鬱等緊張情緒,會破壞人的睡眠生物節律,導致失眠,還會 帶來一係列其他症狀。輕則造成患者容易疲勞、學習效率下降、精力 不集中等,若經年不愈,還會造成頭痛、消化道潰瘍等多種疾病。
(3) 神經衰弱。同學們在日常緊張學習的同時,還要承受巨大
的壓力。如果為了應對壓力,不適當地調節自己的學習生活,就會 很容易引發興奮性和疲勞性增加,神經衰弱,導致神經活動過度緊 張、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引起心悸心慌等症狀。
家長和老師一直在追求分數,當孩子們對自己的學習生活失去 信心的時候,當生命健康不在時,那些獎狀、分數又有什麼意義 呢?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為了保 證身體健康,建議做到以下幾點:
(1) 吃好早餐。一直就有“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 的說法,但由於早上時間十分緊張,有些學生又賴床,因此常常來 不及吃早餐。不吃早餐對大腦的損害非常大,因為不吃早餐會造成 人體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而上午功課又是最多的時候,大腦需要 的能量一旦得不到供應,長期下去,會影響大腦的發育。
(2) 保證充足的睡眠。青少年每天應保證8小時的睡眠時間。 睡眠是大腦調整和休息的階段,睡眠不僅能使大腦皮質細胞避免衰 竭,使消耗的能量得到很好的補充、大腦皮質的抑製和興奮過程達
到新的平衡,睡眠還可以增 進記憶力。同時切忌睡覺時 蒙頭,因為蒙頭睡覺會導致 棉被內二氧化碳濃度的不斷 升高,氧氣濃度下降,從而 使大腦供氧不足,長時間如 此,對大腦損傷極大。
(3 )兒童的體質強弱 不僅受先天因素的影響,還受後天的營養和鍛煉因素的影響。營養足夠是機體生長發育的必要 條件。正確利用自然界的各種因素來進行身體鍛煉,促進青少年生 長發育,對於提高他們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抵抗力,減少 疾病,保持健康有很大幫助。
(4)不要帶病用腦。在身體不舒服或患各種急性病的時候,就 應該休息。這時如還要堅持學習用腦,不但會使學習效率低下,而 且容易造成大腦的損傷。
營養均衡不容忽視
隨著學期考試衝刺階段的逐漸來臨,家長們對孩子的飲食調配 也進人了關鍵時期。在以往的各種考試中,因飲食誤差而導致考生 打著點滴進考場或者病倒在考場門外的例子數不勝數。
李明是一名五年級的學生,在近期全市組織的模擬考試考場上 出現拉肚子狀況,每科大概要去廁所四五遍,並且整個考試過程中 腹部疼痛難忍,監考老師都懷疑他在作弊,加之他情緒緊張,嚴重 影響了考試水平的發揮。事後,經詢問才得知,是因為早上媽媽給 他吃了幾個生梨導致如此。
青少年階段正是學生長身體的時候,但因為麵臨著將近考試的 壓力,很多學生學習特別緊張,進餐時間就比較短,吃起飯來猶如 風卷殘雲般迅速。營養專家指出,如此就餐很不利於身體健康。
秋季開學後,衡水有一位家長說,他家孩子在衡水市二中上初中,學校隻留出15分鍾吃飯,學生們大多就餐時匆匆而來、又匆匆 而去,孩子回到家後總是抱怨說吃不好飯。
由於青少年學生學習緊張,時間寶貴,很多學生的生活節奏也 隨之變快,在就餐上就出現了吃飯太快的問題,對此,消化門診專 家指出,如果進食過快而沒有經過充分咀嚼,將會增加胃的負擔, 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肥胖、胃病或胰腺炎等疾病。中學生正處在長 身體的階段,應注意科學飲食、好好吃飯,進餐時間最好能保證在 20至30分鍾。
保持膳食科學合理再加以合理的休息是保證考生身體健康的 前提。如何為孩子們把好飲食這一關對學生們應對考試至關重 要。營養學家和醫學家普遍認為與其藥補還不如食補。人體一旦處 於緊張狀態下,一些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C和維生素A的消耗 就會增加。因此,要注意將這些營養素補充給學生,例如魚、肝、 瘦肉、豆製品、牛奶等食物中就含有十分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C。學生在平時 的飲食過程中,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吃一些對大腦和身體有益的食 物,助考試一臂之力。科學飲食,保證營養,有以下幾種食品可 供參考:
(1) 健腦食品。蛋類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卵磷脂;腎髒、動 物肝富含鐵質,是紅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魚類能提供豐富的蛋白 質,維生素B,、維生素B2,脂肪酸和鈣、磷等;大豆可與雞蛋、牛 奶媲美,含有約40%的優質蛋白質;小米含有較豐富的脂肪、鈣、 蛋白質、鐵等營養成分;還有被稱為“健腦菜”的黃花菜等。這些
食物都是對腦保健極有利的。
(2) 集中精力食品。海螯、蝦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內 含有3種重要脂肪酸;核桃是長時間進行腦力活動的理想食品;洋蔥 頭可以消除過度心理疲勞和緊張;香蕉可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 中,並能提高創造力,可為大腦提供重要物質酪氨酸。
(3) 緩解情緒食品。蔥頭可以稀釋血液;白菜能減緩人的緊張 情緒,從而改善大腦氧的供應狀況等。
如何平靜
1. 給自己減壓
孫凱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近來由於學習考試的壓力過大 導致失眠,最後病倒了,住院一個星期,被醫生診斷為腦幹腦炎。 吃了一些醫生開的藥,病情逐漸好轉,但是現在還在吃那些藥,很 難戒掉,晚上一不吃就很難入睡,即使睡著了可是到了第二天起來. 精神也會變得很疲憊,而且反應遲鈍,頭暈頭痛,記憶力差,甚至 有時候還感覺走路暈眩。現在性格變得比較內向,平常不大喜歡說 話,還經常多愁善感。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很多精神壓力,尤其是在青少年學生時代,壓力顯得更為嚴重。這些壓力有來自家長的;有來自學校老師的;有來自自己的;還有來自同學、社會的。
(1) 來自學校老師的壓力。現代的學校和老師都以學生成績為 重。為了使學生取得好的學習成績,他們往往重視學習而忽視其他 的活動。各科老師都留給學生大量的複習作業,同時學校又有各種 各樣的考試,如課堂測驗、月考、期末考試、模擬考試等。這無疑 給學生造成壓力。
(2) 來自家長的壓力。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做到出人頭地,他們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成 績,希望他們成績優異,甚至有一些家長,早早就為孩子設置了考 試的成績。有的家長因為對孩子的期望脫離實際,而忽略了他們的 具體實際情況,對孩子期待過髙,這也容易引發學生的壓力感。
(3) 來自自身的壓力。有的同學懷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希望 通過考試取得一個好的成績。這樣的同學對自己的期望與要求一般 都很高,但由於他們的實際情況不一定都符合他們的要求,因此對 自己要求過高的同學往往也容易產生壓力。
(4) 來自同學和社會的壓力。在青少年學生時期,他們的競爭 主要集中在學習上,通過學習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一旦考試失利, 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在這種氛圍中,使得不少學生畏懼考 試,對失敗的畏懼也容易使他們產生壓力感。每一個青少年學生都麵臨著由考試帶來的壓力,壓力不是隻有 消極的後果,它也能起到積極動力的作用。沒有壓力的人就沒有動 力。人的進步是需要一定壓力的,俗話說“人無壓力輕飄飄”,那 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尤其是青少年學生,他們雖然已經掌握了不少的知識,但自製力不強,還沒有完全成熟,如果一點壓力也沒有做事情往往會疲疲遝遝,一事無成。但是人對壓力的承受是有一定 限度的,過重的壓力對身體和精神都不好,輕則引起不良的情緒反 應,重則使人抬不起頭,喘不過氣,背上沉重的包袱,會嚴重影響 心理健康,甚至還會使人變得頹廢自卑、萎靡不振,出現頭疼、失 眠等症狀。當前就有不少學生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而導致考試結果 不理想,那麼應如何麵對考試帶來的壓力呢?
(1) 做好承受壓力的思想準備。事前做好思想準備,壓力來臨 時,就會得到緩衝。承受壓力的思想如果準備越強,承受壓力的能 力就越大,壓力就變得越小。不過還要認識到壓力是人們生活中的 一部分,人不可能一點壓力都沒有,要讓學生懂得壓力隻不過是生 活中的一個小小插曲,用這種心態麵對壓力,壓力自然就小了。
(2) 提高抗壓力的意誌水平。人們對待壓力的承受能力,還取 決於人意誌的強弱。人一生總要遇到挫折,但要經得起挫折,隻有 那些不怕失敗的人,才會是取得勝利的人。
(3) 正確對待自己。隻有對自己全麵的了解和評估,對自己 的知識和能力、優點和弱點有了把握,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泰然處之。對自己考試所獲得的成績要持正確的態度和方 法,不要一味苛求自己。
2.分析不能鎮定的原因
麵對即將到來的考試,很多考生們都會出現考前焦慮、緊張、 失眠,情緒十分不穩定,心裏莫名地煩躁不安、患得患失,擔心考 試時碰到難題“卡殼”,平時會做的題目在考場上卻怎麼也想不起 來等。出現這些情緒是正常現象,要坦然處之才是上策。
王小華平時學習狀態很好,不過複習過程中一遇到一點困難就 感覺心情煩躁,難受的心情無法排解,總是求助於親人,進入不了 狀態,周而複始。平時的考試成績十分不穩定,好的時候在班級排 在前幾名。差的時候也有,在班級排20多名。
實際上很多同學都有考前適度緊張的現象。考前適度緊張是 指:麵臨將要來臨的考試體驗到一種緊張情緒,有時一想到考試便 覺得很緊張,有種時間上的緊迫感,但這種適度緊張隻要進人學習 狀態就會自然消失。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範圍內的緊張。
對於將要考試的學生出現適度緊張現象,通過調查發現,出現 這些心理行為變化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麵:
(1) 壓力過大。除了學生複習本身的壓力,還有許多其他外 來的壓力。比如,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父母的期望落空,別人如 何看待等。如果能協調好各種壓力和複習之間的關係,變壓力為動 力,讓一切力量朝複習的大方向前進,就會避免考試過程中的很多 矛盾衝突。
(2) 對自己不夠自信,過度擔憂考試結果。其實很多時候,心 情莫名的煩躁、不安,就是害怕成績考不好。如果考好了,不管以 前吃多少苦,流多少淚,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一旦考得成 績很差,感覺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不說,還要麵對很多的壓力。
考試前心理狀態調整的好壞,對考試時水平的發揮有十分重要 的影響。那麼怎樣進行考前的心理狀態調整呢?對此,有以下幾點 建議:
(1)考前看不進書。對於這種情況,考生一定要先把自己真正-擔心的東西想清楚,然後 再設法否定自己的這種不 必要擔心,以解除自己 的心理負擔。此外,很多 考生感到所要複習的東西 太多時,則往往會因多生 亂,亂而生煩。對於這類考生,當務之急是將所要複習的東西排列出一個合理有序的複習進 程,可以按重要性的次序來排列。
(2) 臨考前失眠。失眠往往產生於那些對考試過於緊張,以及 對失眠後果過於擔心的學生。所以隻有做到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 由於失眠者過度誇大了失眠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因而在考前和考試 中?自己不斷給自己以消極的心理暗示。所以解除考生考前失眠問題 的根本法寶是解除考試緊張的思想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