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炎帝之火(1 / 3)

大地之火

古籍記載:“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增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絲床,衣其羽衣。”這是描寫我們的遠祖無糧吃、無衣穿、無住處、無火烤,“野獸”般絕處求生。

人們蟄伏於各種自然力的威懾之下,在熠熠生輝、熊熊燃燒的大火麵前,人們隻有神秘和恐懼。雷電轟鳴,山火衝天,奇異非凡的熾熱燃燒之狀,宛如太陽掉落人間。火在夜間燃燒,又使恐懼暗夜的人類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欣喜。

對於遠古曆史,我們一向的認識是:

盤古氏在黑暗中開天辟地,使我們有了得以存在的世界。

有巢氏讓人民在樹上搭建鳥巢般的居室,以躲避洪水猛獸。

燧人氏破譯了天上最大的秘密,從木頭裏鑽出、從石頭裏撞出了那種無堅不摧的“火”,人從此戰勝所有的猛獸,開始吃上“燒烤”。

從此有“火”字旁的“災滅燦爛、炊燉炸煉……”,下邊帶“灬”即“火”字的“熱烈熬煎、烹焦熏煮……”等447個常用漢字出現在電腦字庫中。

伏羲氏開始用火烹飪;製作“八卦”計數文字;教導男女固定配偶;製造漁網捕魚。挖掘陷井捕捉活的動物,並馴養家畜。開始種桑養蠶,抽絲紡織。

共工氏和祝融氏兩位英雄在不周山決鬥,共工氏失敗頭撞不周山,天地間支柱折斷,天庭裂開一條縫,大地失去平衡,向東南傾斜,江河開始向東流淌。

女媧氏采取五色石燒煉,補住天上的裂縫。又殺死一隻神龜,用它的四隻腳當作四隻支柱,重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下來的大水,女媧氏用蘆草燒灰,把它吸幹,形成華北大平原,平坦而又肥沃。

神農嚐百草,始創了農耕與中醫中藥。

這就是古人傳至今日的中國遠古曆史。詳細說來,多是充滿神話的傳說。正是由於我們的遠祖尚處於蒙昧渾沌時代,才隻能憑借他們那個時代的思維方式和記憶向我們傳遞這樣的曆史信息。如果讓現代小說家來描寫,包管無懈可擊,但也一定毫無意義。

這恰是我們遠祖的大智慧,不論多少人對遠古傳說,在神話與科學、虛構與真實、傳說與曆史之間各抒己見、爭論不休,甚至稱為荒誕不經,但請一定注意一個事實,盤古開天、燧人取火、伏羲畫卦、神農嚐草、女媧補天等等遠祖故事,都是經曆數百代人代代相傳至今,沒有哪些故事能夠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曆數兩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故事,都是文學大家創作,我們能夠一氣說出多少個故事?而五千年以遠的故事我們即使懸賞求索,也恐未必能求得幾個足以傳世的故事。相比之下,我們隻能對那些遠古故事的獨特構思創意頂禮膜拜。除此而外,當時的一切,我們今天還能知道多少呢?我們今天如果努力分析當時的曆史,不是都在那些故事之中尋找線索嗎?對這樣的遠古祖先,我們還有什麼資格指手畫腳呢?我們應該終於明白什麼是大智慧。

需要我們展示智慧的地方,或許是怎樣去探索與發現,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來展開現在的研究與探討。

我們的遠祖最初隻能蟄伏於各種自然力的威懾之下。數百萬年至一萬年前,是地球上的第四紀冰川世代,大地冰天雪地,隻有少量耐寒的動物和植物。在不具備發展農業生產的惡劣自然條件下,中華人類隻能靠狩獵、采集艱難為生,這就是舊石器時代。火在人們眼裏,是神秘和恐懼。雷電轟鳴,山火衝天,熾熱燃燒,奇異非凡,宛若太陽掉落人間。火在夜間燃燒,使恐懼暗夜的人類感到莫大的安慰和欣喜。燧人氏開始將“火”掌握在手中,火和石器成了人們抗爭自然,賴以生存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