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美滿,但是如果財富總是處在流失的過程中,還能感到幸福嗎?關注財富安全,就是關注你的幸福生活!
銀行理財產品,有多少陷阱等你跳
銀行開設的這些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不要因為看到較高的收益率,看到大幅的廣告就昏了頭腦。往往是你貪圖小便宜和忽視風險的心態讓你更加容易上當,從而跳到風險的陷阱裏。
這幾年,理財業務在各大銀行展開,於是湧現出了很多理財專家、理財師、理財顧問還有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可是,仔細研究起來,你會發現,即便是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也是存在缺陷的,甚至有些是挖好的陷阱就等著你來跳!
陷阱一:避談風險
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為了吸引更多顧客,隻強調理財產品的優點而不提它的風險。事實上,理財產品也是一種投資,它也存在風險。可是銀行的廣告宣傳很容易給客戶造成一種誤導,就是這些理財產品是和銀行掛鉤的,十分安全。所以很多顧客在買了之後,受到了虧損才知道,自己的財產麵對多大的風險。
陷阱二:條款難理解
有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在簽訂合同前,會讓顧客仔細閱讀一下合同。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想要理解其中的真實含義不太現實。很多枯澀的條款和數據,顧客根本看不懂,更別提計算。所以整個過程中銀行就站在主導地位,它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從某種程度上看是欺騙顧客的行為,但你又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對理財產品的了解達到專業水平。
想要避開這些陷阱,你最好能有個熟識的理財顧問或朋友來為你進行分析指導,或者根據網絡上的評論來看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最好。一般在網上的信譽度高的產品,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做投資參考。
如果你既沒有熟識的理財顧問或朋友,也懶得上網看評論,那還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
第一,就是快速讀懂理財產品說明書。在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時,你需要化繁為簡,看懂說明書裏的關鍵幾項就行了。
明白這款理財產品是要去投資哪些東西,因為理財產品投資的東西決定了這款理財產品的風險。如若投資的多是債券、信托、銀行承兌彙票等這些風險較小的投資產品,那麼這款理財產品的風險較低,收益也就相對比較穩定。反之,如果投資的多是股票等這類風險較大的投資工具,那麼這款理財產品的風險較大,那收益不穩定。
除了明白理財產品所要去投資的產品外,也需要注意條款裏提到的“預期收益”這個概念。因為“預期收益”不是真正的收益,它隻表現在銀行運作好的情況下所達到的收益。
第二,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可以向銀行的客戶經理谘詢。不過,當然不是直接問客戶經理“我應該買哪款產品”,而是應該通過我們所問的問題可以快速地了解理財產品的特性,同時又不被一些不負責的客戶經理忽悠。
首先,我們可以向客戶經理谘詢產品是不是保本的。如若是保本的,是不是隻有持有到期才保本。
其次,還可以詢問產品的收益情況,是固定收益還是浮動收益。如若是浮動收益,它的收益區間又是在哪一個範圍,是不是也必須持有到期等。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產品的流動性,這也是前麵為什麼要問客戶經理理財產品是不是隻是持有到期才有收益的原因。因為世事難料,如果有急用,而資金因為買了固定的理財產品拿不出來,也隻能幹著急了。所以,流動性也是極其重要的。
無論購買什麼銀行產品,我們一定要清楚,銀行開設的這些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不要因為看到較高的收益率,看到大幅的廣告就昏了頭腦。往往是你貪圖小便宜和忽視風險的心態讓你更加容易上當,從而跳到風險的陷阱裏!
貸款,正在壓彎你的腰
雖然貸款買房買車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但是一旦你貸款的錢超過了你所能承受的範圍,那它就成了你的痛苦和負擔了。
在生活中,曾聽到這樣的感歎:“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的確,隨著物價上漲,房價也飛了似的猛漲。很多家庭有房萬事足,沒房天天苦。要僅靠工資買房,恐怕支付不起,於是很多人就想到了貸款買房。
可是,貸款後的生活就像套上了一個無形的拘束,就像是蝸牛背上沉重的殼,讓人感到心情鬱悶。真是“成也貸款,愁也貸款”啊!
某雜誌社的李先生,每天至少要工作14個小時。他除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還兼職做自由撰稿人。緊張的生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當問及他的收入時,他說:“大概有5000~6000元,可是這樣還是不夠。”
這完全是因為他貸款買房造成的。為了還房貸,他不得不像個機器人一樣快速運轉,並且還想再掙些外快。正常的工作已經夠讓他疲憊了,再加上這些,他的生活顯得要比一般人忙碌很多。到下午6點,李先生一下班,想到還有事情要忙,就覺得腰酸背痛,更沒什麼心情去吃飯休息了。
讀了上麵的案例,你可能會覺得深有同感。有很多這樣背負貸款的人,都被巨額的還貸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就算累得腰酸背痛,也要咬著牙硬挺。雖然貸款買房買車已經是很普遍的事情了,但是一旦你貸款的錢超過了你所能承受的範圍,那它就成了你的痛苦和負擔了。
所以,為了要理性運用貸款,在貸款之前,你要研究貸款裏麵的學問:
1.自我評估的學問
在貸款之前,你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評估自己的經濟實力。然後根據綜合評估的數據,來確定購房的首期付款金額和比例。經濟實力一般包括不動產和動產兩大部分。
2.收支預算的學問
為了將來能更好更快地還清貸款,你必須對家庭未來的收入及支出作出合理的預期。這其中一定要考慮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一般來說,高學曆的年輕人個人收入預期較高,還款的日期就可以適當加快。
3.計算可貸額度的學問
為了能確定自己的可貸額度,以免過度增加自己的還貸壓力,你應當根據自己的收支情況,按照每月的家庭收支餘額來計算可貸額度。而且,在計算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家庭收支情況的變動,以免出現財務真空。
4.規定借款年限的學問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有的人怕自己到時候還貸會有壓力,於是就選擇盡可能長的貸期。其實,這樣不一定合適。如果你的收入沒過多久就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於是你有了相當一部分還貸款的能力,甚至可以還清全款。那就沒必要等到幾年甚至十幾年後再來還款。不過若此時你提前還貸,就要浪費一筆違約金,對你十分不利。所以,對於大多數工薪族來說要慎重考慮借款期限。不過對於一般人來說,15~20年就足夠了。
了解了貸款裏麵的學問後,還需了解貸款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這樣才能避免因為還貸壓力而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1.切合實際的借貸
在貸款之前,你最好注意到你的貸款數額以及每次還貸的數額一定要與你的資產狀況相符合。要適度合理地借貸。這點你必須要有清楚的認識。如果你所借的數額遠遠超過了你的償付能力,那你以後將不可比避免地要成為“債奴”。
2.杜絕過度消費
你借的錢,貸的款,並不是為了滿足你無止境地消費。在花錢的時候,你並不覺得奢侈,可是償還的時候該怎麼辦?你必須改掉過度消費的錯誤習慣。否則,小錢就會變巨款,總有一天你會吃到自己為自己種下的苦果。
3.警惕各種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