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折雄狐片言杜禍 看人彘少主驚心(3 / 3)

是時惠帝年雖未冠,卻是仁厚得很,與呂後性情不同。他見戚夫人受罪司舂,已覺太後所為,未免過甚。至趙王一到,料知太後不肯放鬆,不如親自出迎,與同居住,省得太後暗中加害。於是不待太後命令,便乘輦出迓趙王。可巧趙王已至,就攜他上車,一同入宮,進見太後。太後見了趙王,恨不得親手下刃,但有惠帝在側,未便驟然發作,勉強敷衍數語。惠帝知母不歡,即挈趙王至自己宮中。好在惠帝尚未立後,便教他安心住著,飲食臥起,俱由惠帝留心保護。好一個阿哥,可惜失之柔弱。趙王欲想一見生母,經惠帝婉言勸慰,慢慢設法相見。畢竟趙王年幼,遇事不能自主,且恐太後動怒,隻好含悲度日。太後時思害死趙王,惟不便與惠帝明言,惠帝也不便明諫太後,但隨時防護趙王。

俗語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惠帝雖愛護少弟,格外注意,究竟百密也要一疏,保不定被他暗算。光陰易過,已是惠帝元年十二月中,惠帝趁著隆冬,要去射獵,天氣尚早,趙王還臥著未醒,惠帝不忍喚起,且以為稍離半日,諒亦無妨,因即決然外出。待至射獵歸來,趙王已七竅流血,嗚呼畢命!惠帝抱定屍首,大哭一場,不得已吩咐左右,用王禮殮葬,諡為隱王。後來暗地調查,或雲鴆死,或雲扼死,欲要究明主使,想來總是太後娘娘,做兒子的不能罪及母親,隻好付諸一歎!惟查得助母為虐的人物,是東門外一個官奴,乃密令官吏搜捕,把他處斬,才算為弟泄恨,不過瞞著母後,秘密處治罷了。

哪知餘哀未了,又起驚慌,忽有宮監奉太後命,來引惠帝,去看“人彘”。惠帝從未聞有“人彘”的名目,心中甚是稀罕,便即跟著太監,出宮往觀。宮監曲曲折折,導入永巷,趨入一間廁所中,開了廁門,指示惠帝道:“廁內就是‘人彘’哩。”惠帝向廁內一望,但見是一個人身,既無兩手,又無兩足,眼內又無眼珠,隻剩了兩個血肉模糊的窟窿,那身子還稍能活動,一張嘴開得甚大,卻不聞有什麼聲音。看了一回,又驚又怕,不由得縮轉身軀,顧問宮監,究是何物?宮監不敢說明,直至惠帝回宮,硬要宮監直說,宮監方說出戚夫人三字。一語未了,幾乎把惠帝嚇得暈倒,勉強按定了神,要想問個底細。及宮監附耳與語,說是戚夫人手足被斷,眼珠挖出,熏聾兩耳,藥啞喉嚨,方令投入廁中,折磨至死。惠帝不待說完,又急問他“人彘”的名義,宮監道:“這是太後所命,宮奴卻也不解。”惠帝不禁失聲道:“好一位狠心的母後,竟令我先父愛妃,死得這般慘痛麼?”說也無益。說著,那眼中也不知不覺垂下淚來。隨即走入寢室,躺臥床上,滿腔悲感,無處可伸,索性不飲不食,又哭又笑,釀成一種呆病。宮監見他神色有異,不便再留,竟回複太後去了。

惠帝一連數日,不願起床,太後聞知,自來探視,見惠帝似傻子一般,急召醫官診治。醫官報稱病患怔忡,投了好幾服安神解憂的藥劑,才覺有些清爽,想起趙王母子,又是嗚咽不止。呂太後再遣宮監探問,惠帝向他發話道:“汝為我奏聞太後,此事非人類所為,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可請太後自行主裁罷!”宮監返報太後,太後並不悔殺戚姬母子,但悔不該令惠帝往看“人彘”,旋即把銀牙一咬,決意照舊行去,不暇顧及惠帝了。小子有詩歎道:

婁豬未定寄來,人彘如何又惹災!

可恨淫嫗太不道,居然為蜴複為虺。

欲知呂太後後來行事,且看下回再敘。

有史以來之女禍,在漢以前,莫如褒妲。褒妲第以妖媚聞,而慘毒尚不見於史。自呂雉出而淫悍之性,得未曾有,食其可私,韓彭可殺,甚且欲盡誅諸將,微酈商,則冤死者更不少矣。厥後複鴆死趙王,慘害戚夫人,雖未始非戚氏母子之自取,而忍心辣手,曠古未聞,甚矣,悍婦之毒逾蛇蠍也。惠帝仁有餘而智不足,既不能保全少弟,複不能幾諫母後,徒為是驚憂成疾,夭折天年,其情可憫,其咎難辭,敝笱之刺,寧能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