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聶遼字文遠?(1 / 2)

三日後,聶府.

此時聶府大門前車水馬龍,人頭湧動。雁門郡郡吏紳商或馬或行,前來祝賀,皆因郡丞大人聶宏獨子聶遼將行弱冠之禮。

郡丞管一郡之防衛,因此府內尙有數名兵士維持秩序。仆人侍女往回穿梭,忙著擺酒備席。

宴筵足足開五十多席,采用“多席製”,擺滿整個寬敞的廳堂,可見今日宴會的隆重。

聶遼身著正裝,隨在父親聶宏身後,於廳口侍立,迎接各方來客。

韓越與巧兒則在各席間來回幫忙,張羅宴筵。

聶宏正於廳口招待到來的賓客,隻見管家急急忙忙的跑上來,疾聲道:“大人,刺史大人丁原前來拜賀.”

聶宏又驚又喜,忙率眾人出迎。

出得廳門,隻見一四十餘歲中年男子,身著華袍,容貌威嚴。身後十餘隨從侍立,見聶宏出迎,爽朗的笑道:“立為公別來無恙!”

聶宏率眾人俯首相拜,道:“刺史大人光臨寒舍,蓬蓽生輝。快請入內就坐。”

丁原拉住聶宏的手,埋怨道:“立為賢弟,吾二人相交十數年,怎還這樣生分?今日,不以官職論大小!隻為祝賀虎子長成!”

聶宏再三致謝,引丁原於內廳上座。招呼管家與聶遼前去迎接賓客,這才轉身對丁原謝道:“建陽公於百忙之中抽出空閑,赴犬子冠禮之宴。實讓宏受寵若驚.”

丁原笑道:“吾聞賢侄名久矣,今日特來一見。方才觀之,少年英雄也!”

聶宏拂須而笑,道:“公謬讚了!小兒實難登於大雅之堂。”

丁原擺手道:“立為賢弟過謙了,吾在晉陽便聞聶遼之名。言此子弓馬嫻熟、武藝過人、且熟讀兵書、通於戰略。實為並州之俊傑!”

聶宏雖樂得合不攏嘴,但見丁原對聶遼評價如此之高,心中稍有疑慮。莫非刺史大人這次親自前來,是為召遼兒於帳下?

聶宏亦不知此事是好是壞,隻能暫時放置一邊不管,對丁原恭聲道:“建陽公既來,還請為犬兒加以冠禮!”

丁原頷首道:“義不容辭!”

一旁韓越見了,心中暗忖:這丁原貴為刺史,此番前來必有目的,如料得不錯應當是為聶遼而來,聶遼現今名滿並州,丁原又是愛才之人,難免不心動,料想不到的是,他堂堂刺史竟然親自來請,可見其為人還是有幾分魄力。

聶宏與丁原談笑片刻,賓客已然到齊,眾人分賓主落坐。聶宏請丁原坐於東向上座,以示其尊。

眾人坐好,酒菜齊至。聶宏端酒起身,對宴會眾人洪聲道:“今日犬子冠禮,蒙各位不棄,賞麵光臨。還請痛快飲酒,不醉不歸!”說罷,衣袖遮之,滿飲杯中之酒。

堂下之人大聲叫好,紛紛舉杯響應。至此,宴席開始。

宴上,觥籌交錯,敬酒之聲不絕於耳。聶遼倒也痛快,來者不拒,轉眼就十數杯入肚,韓越一旁提醒,“呆會還要行冠禮,切勿多飲!”

聶遼應是,往來招呼賓客,儼然大人一般,雖然他過來今天就是大人了。

一個時辰後,宴會畢,賓客盡歡!聶宏起身道:“請諸位移步後堂祖廟。”又轉身對丁原請道:“請刺史大人為犬兒加冠。”

丁原笑著應諾!

眾人均行至後堂祖廟,冠禮算是正式開始了。

聶宏主持冠禮,攜聶遼拜過先祖,遼跪於地,丁原上前為其加冠三次,以示其已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利!然後丁原向聶遼宣讀祝詞,希望其以後能報效國家,建立功業。

祝詞宣讀完畢,丁原當為聶遼賜之以表字。隻見丁原沉吟一會,然後高聲對眾人道:“以吾之意,“遼”字解之為廣闊深遠,聶遼可取表字為“文遠”!”

聶遼應諾,拜謝!

這下賓客紛紛上前對聶遼贈以祝美之詞,而一旁的韓越則是大驚失色。聶遼竟然字文遠……整個三國時隻有一人字為文遠——大名鼎鼎的魏征東將軍晉陽侯張遼張文遠,古今六十四將之一,曹操麾下五子良將之首。

韓越暗想“難道與自己從小一起長大的就是張遼?可為什麼現在叫聶遼呢?”韓越一時也想不明白,隻好暫時作罷!

冠禮成,丁原拉過聶宏私下道:“立為賢弟!今文遠已成人,吾愈聘之為軍中從事,報效國家。賢弟意下如何?”

聶宏心中其實不願,但不好違逆丁原的意思。隻好暫時應道:“刺史大人有命,不敢不從,在下替小兒先行謝過.”

丁原撫掌大笑:“好!如此我又得一虎將也.”

隨後丁原和聶遼父子交談了幾句,辭別先行離去,其交了一令牌與聶遼,令他打點好家中事務,隨後到晉陽軍中報道。

是夜,聶府書房。

聶宏立於堂上,堂下站著聶遼與韓越!

聶宏歎息一聲,對堂下二人道:“今日丁建陽欲聘文遠為軍中從事,你二人有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