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種子(1 / 2)

明德帝一輩子最恨怪力亂神的事情。

雖然他在欽天監裏養著張天師,但張天師是觀星象、布軍陣的高手,而不是搞虛頭巴腦的事情。

就在這人人自危的時候時候,太子跪行上前,俯首道:

“還請父皇息怒,今日之事雖是六部官員捕風捉影,但安平公治家不嚴,才引致今天種種禍端,總要先將安平公召回京中,再把佟家女尋回,否則佟氏女若有個閃失,到底不好。”

明德帝很欣慰。

聽了一堆廢話,終於有人說了點兒好意見了。

誰的兒子像誰,他的兒子就不會說那些妖言惑眾的屁話。

“這事情就交給太子了,還有今日說妖孽的人,全部罰俸半年。”明德帝金口一開,斷了此事。

……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

及到這天中午的時候,事情又變了。

趙皇後受了皇帝的指派,帶著幾個公主、郡主到安平公府探望仍然沒醒的蕭氏。

豈料眾人剛到,塗點秋就大哭起來,喊了一聲“娘”之後便暈倒了。

所有人都被那個“娘”字,嚇得說不了話了。

這事情,不小盞茶的功夫就出了安平公府,飛至大街小巷,飛至帝王案頭。

明德帝一聽這話,臉色沉成了禦膳房的鍋底,竟然將龍案掀翻了,開口就罵了一句:

“屁話!”

一屋子的太監宮女,忽剌剌跪了一地,汗都淌下來了,就連黃公公這種貼身的老人兒,都不敢勸了。

自他坐穩朝堂後,就將自己從以前的消瘦幹練,養得圓了一點兒,胖了一點兒。

因為這樣看著更慈眉善目一些。

畢竟坐在朝堂之上,你總要看起來溫厚點兒,才能讓臣子們敢說話,也能套出他們的實話。

明德帝想當明君、仁君,流芳千古的那種。

但不代表,他能容忍別人如此糊弄自己。

隻是氣過之後,他又有些難過了。

瞧瞧這兩年的事情,自己看重的親兒子敢造反、這些人都敢把這些鬼蜮伎倆演在自己眼前了。

他懷疑自己老了,仁慈了這麼多年,反而仁慈出了一群宵小之徒。

“皇後呢?”他怒問道。

“娘娘還在安平公府。”黃公公忙道。

“請她回來,就說朕有事情要問!”明德帝一揮袍袖,怒道。

……

趙皇後坐著鳳攆回宮的時候,還覺得自己和做了場夢一樣。

她是繼妃為後,娘家堪堪算個名門,如今在工部衙門,話少事少,用心做事,不會頂著國舅家的名頭惹事。

所以趙皇後特別安心地在後宮裏,和姐妹們玩宮鬥。

明德帝雖然念著那早逝的章皇後,許還惦記著那柳氏,不過那是個多情的皇帝,心裏念著,不妨礙他雨露均沾,對她不錯,對各位妃子不錯,對孩子們,雖然有偏好,但也大體一碗水端得平。

這不連那個柳氏的孩子,都接回來了嗎?

不過趙皇後怕的,就是這一碗水端平的架勢。

得讓多少人有了些不該有的念頭呀!

比如慶賊。

趙皇後想著自己的太子兒子,心中覺得委屈。

私下裏,後宮都在抱怨咱們這位陛下的那點兒“專情”,大概隻給了安平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