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成熟心理:33歲的幸福資本(1 / 3)

33歲正處在青年向中年過渡的階段,因此心理上飽受這種力量的衝擊。很多人還沒從接踵而來的諸多抉擇中回過神來,就又帶著激動被推向未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要注意調控情緒,讓心態保持平衡。對於33歲的男女來說,隻有擁有健康成熟的心態,才能自信地麵對今後的人生,才能負擔起自己的責任,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對於33歲的人來說,健康成熟的心理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有時候人們在作決定時會認同自己心裏的聲音,而忽視外部的壓力。因此具有良好心理狀態的人,在社會上往往會做得更出色,渴望成功的33歲男女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態,把命運好壞的決定權握在自己手中。

1.從挫折中看到希望

33歲的人誰能沒碰到幾次挫折?有一些人在挫折麵前悲觀消沉了,於是他們就成了失敗者;但也有很多人依舊樂觀進取,於是他們獲得了成功。一個人麵對挫折、失敗所持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會影響你一生的命運。

琳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剛起步不久的展覽公司。在這家公司裏,琳做得很辛苦,很投入,經常不計報酬地加班。她終於脫穎而出,工作剛滿一年,就榮升為項目主管。就在此時,琳遠在加拿大的男友回國發展並與琳結婚。婚後不久琳懷孕了,而且是雙胎,醫生囑咐她最好靜養保胎,但這在工作超繁、壓力超強的展覽公司裏是很難做到的。琳的丈夫猶豫了:“你還很年輕,事業剛剛起步,孩子我們以後還是可以有的。”琳卻一臉的堅毅,“不,這是最好的禮物,我能擁有他們,就是最大的幸福。”琳義無反顧地辭了工作,生下了兩個可愛的雙胞胎兒子。

現在,琳在一家公司裏做協調員的工作,畢竟停了兩年的工作,琳還將從頭做起。而她以前供職的展覽公司一躍而為滬上的著名跨國展覽公司,主辦了上海的龍頭展會,以前的同事也大都升為項目經理,職位、薪金比琳要高得多,但琳依舊快快樂樂地工作著,生活著。在新的公司裏,她以工作態度和工作業績博得了上司青睞,家庭也相當和睦。朋友們都羨慕她的生活,認為琳將生活節奏掌握得很好。其實,原因就在於琳無論在哪種生活情形下,都保持著一種很好的心態,不患得患失,以自己現在手上擁有的就是最好的角度出發,努力生活,努力工作,結果生活、工作都很稱心、完美。

這倒讓人想起了兩則有趣的寓言故事:

古時有一位國王,夢見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謝了,便叫王後給他解夢。王後憂心忡忡地說:“大勢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眾離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謝了指好景不長了。”國王驚出一身冷汗,從此患病,且愈來愈重。一位大臣要參見國王,國王在病榻上說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聽,大笑說:“太好了,山倒了指從此天下太平;水枯指真龍現身,國王,你是真龍天子;花謝了,花謝見果子呀!”國王全身輕鬆,很快痊愈。

還有這樣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是染布的,二女兒是賣傘的,她整天為兩個女兒發愁。天一下雨,她就會為大女兒發愁,因為不能曬布了;天一放晴,她就會為二女兒發愁,因為二女兒的傘就賣不出去。老太太總是愁眉緊鎖,沒有一天開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纏身,骨瘦如柴。一位老者告訴她,為什麼不反過來想呢?天一下雨,你就為二女兒高興,因為她可以賣傘了;天一放晴,你就為大女兒高興,因為她可以曬布了。在老者的開導下,老太太以後天天都是樂嗬嗬的,身體自然健康起來了。

看來,事物都有其兩麵性,問題就在於當事者怎樣去對待它們。

成功人士對待事物,不看消極的一麵,隻取積極的一麵。如果摔了一跤,把手摔出血了,他會想:多虧沒把胳膊摔斷;如果遭了車禍,撞折了一條腿,他會想: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把每一天都當做新生命的誕生而充滿希望,盡管這一天也許有許多麻煩事等著他;他又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倍加珍惜。

美國潛能成功學家羅賓說:“麵對人生逆境或困境時所持的信念,遠比任何事都來得重要。”這是因為,積極的信念和消極的信念直接影響創業者的成敗。

美國成功學學者拿破侖·希爾關於心態的意義說過這樣一段話:“人與人之間隻有很小的差異,但是這種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和失敗。”

是的,一個人麵對失敗所持的心態如何,往往決定一生的命運好壞。

積極的心態有助於人們克服困難,使人看到希望,保持進取的旺盛鬥誌。消極心態使人沮喪、失望,對生活和人生充滿了抱怨,自我封閉,限製和扼殺自己的潛能。

積極的心態創造人生,消極的心態消耗人生,積極的心態是成功的起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製於自我設置的某種陰影。選擇了積極的心態,就等於選擇了成功的希望;選擇消極的心態,就注定要走入失敗的沼澤。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夢變成現實,就必須摒棄這種扼殺你的潛能、摧毀你希望的消極心態。

美國賓州大學的塞利格曼教授曾對人類的消極心態作過深入的研究,他指出了三種特別模式的心態會造成人們的無力感,最終毀其一生。它們是:

①永遠長存。即把短暫的困難看做永遠揮之不去的怪物,這是在時間上把困難無限延長,從而使自己束縛於消極的心態不能自拔。

②無所不在。即因為某方麵的失敗,從而相信在其他方麵也會失敗。這是在空間方麵把困難無限擴大,從而使自己籠罩在失敗的陰影裏看不到光明。

③問題在我。即認為自己能力不足,一味地打擊自己,使自己無法振作。這裏的“問題在我”,不是勇於承擔責任的代名詞,而是在能力方麵一味地貶損自己,削弱自己的鬥誌。

一個能從挫折中看到希望的人,永遠也不會成為真正的失敗者,因為他從不會失去進取的動力,永不停止自己的追求,而成功偏愛的正是這類人。

2.換個角度解讀失敗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布滿著大大小小的失敗,麵對此景你猶豫了、退縮了。其實失敗並沒有那麼可怕,換個角度解讀失敗,你就會發現失敗是嚇阻弱者的“紙老虎”,隻想能夠從失敗中站起來,你就會成為成功者。

(1)要善於在失敗中看到“時來運轉”的契機。

1984年,可口可樂公司授權塞奧·捷曼扭轉同百事可樂競爭引起銷售下跌的不利局麵。捷曼的策略是改變可口可樂的配方,以“新可樂”商標麵市,並對此大肆宣傳。然而卻沒能保住舊可樂的市場。他的錯誤,從某種程度上講要歸咎於他的自負。

“新可樂”是自美國聞名的Fasel汽車市場失利以來損失最嚴重的新產品。僅79天,舊配方的可口可樂又回到了超級市場的貨架上。1年後,受挫的捷曼離開了可口可樂公司。

當捷曼離開可口可樂公司後,他有14個月沒與公司的任何人交談過。他回憶:“這些日子是孤寂的。”但是他並沒有關閉任何門路,他和一個合夥人共同開創了一家谘詢公司。在亞特蘭大的地下室裏,靠著一台計算機、一部電話和一台傳真機,他的公司運作起來。逐漸的,他的谘詢客戶發展到像微軟公司及米勒釀造集團公司這樣的大公司。他的信條是:“不落俗套,敢於冒險。”

後來,可口可樂公司甚至也來尋求他的建議。捷曼說:“我做夢也沒想到,公司會請我回去。”管理部門需要他協助整頓。“我們因為不能容忍失敗而喪失了競爭力。”可口可樂公司的總經理羅伯特·格茲塔承認,“人隻要運動就難免摔跟頭”。捷曼正是一位有勇氣麵對解雇、降職以及某種程度的失敗,最後又能東山再起的人。

沃爾特·迪斯尼在工作初期曾被解雇過。無論是迪斯尼還是亨利·福特,在他們取得巨大成功之前,都曾經經曆了瀕臨破產的困境。

有人說,失敗令人沮喪,是在浪費生命;有人說,失敗是一種天然的肥料,如同農夫利用牲畜的排泄物和植物的枯枝敗葉滋養作物一樣,人們可以利用失敗灌溉播種成功種子的土地;也有人說,失敗好像硬幣的正反兩麵,關鍵是我們如何去認識對待它。

漢語裏,“危機”的“機”和“機會”的“機”是同一個字。這種文字上的吻合,使我們驀然發現,生活中不也是這樣嗎?狂風暴雨肆虐大地,同時也使草地和樹木變得更加蔥綠。韓非說:“冬日冰凍如不固,則春夏草木雖長而不茂。”冬季嚴酷的冰雪牢牢地冰凍大地,不僅不會使草木枯萎,反而會讓春夏之交的草木長勢旺盛。“草木不經雪霜,則生意不固;人不經憂患,則德慧不成。”

(2)從來不曾失敗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卑鄙小人。

有一個叫喬·吉拉德的人物,他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然而,在喬·吉拉德35歲之前,他的處境實在不妙。

喬·吉拉德特上高中時被勒令退學,他因偷盜,而被關進了監獄。後來,他又當兵,可隻有3個月,他又被軍隊遣散回家。後來他成了家,打算做生意維持生活,誰知剛剛有點賺頭,又因不謹慎蝕光了本錢。結果,連給初生的嬰兒買牛奶的錢也沒有了。

喬·吉拉德敗跡累累,似乎任何一個人都比他幸運。可喜的是,喬·吉拉德從一連串失敗中認識了自己,找到了奮鬥的方向。在以後的幾十年中,他做汽車推銷員,一共推銷了13001輛汽車。在他銷售額最高的一年中,曾得到了18萬美元的傭金收入,加上獎金,共有20多萬美元。

丘吉爾說:“成功,就是以永不熄滅的熱情,從失敗走向失敗。”

鐵路大王詹姆士·丁·赫魯說:“從來不曾失敗過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卑鄙小人。”

美國著名的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曆,對失敗作了獨到的詮釋。

希爾從商業學校畢業後,當了速記員,由於他一直奉行“任勞任怨,不計報酬”的工作原則,很快得到了晉升。他所獲得的薪水和他所負的責任,都使他的同齡人欽羨不已。他春風得意,很多人都爭相聘請他去工作。老板把他提升為總經理,於是,他覺得他達到了“世界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