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雖然想得明白,但父母慘死的情狀,霎時間隨著圓音的出現而湧向眼前,張無忌不由得熱淚盈眶,幾乎難以自製,想要報仇雪恨。
圓音可沒有認出張無忌就是當初那個男孩,禪仗重重在地下一頓,高聲喝道:“子,你若是魔教妖孽,那就快快引頸就戮,否則我們出家人慈悲為懷,也不來難為於你,即下山去吧!”
張無忌吸了口氣,強忍著悲憤,問道:“貴派可有一位圓真大師在?還煩請他出來一下,在下有幾句話請問。”
圓音一愣道:“圓真師兄?他怎麼還能跟你話?你快快退開,我們沒那空閑功夫跟你這野少年瞎耗。你到底是誰的門下?”
“在下既非明教中人,亦非中原哪一派的門下。這次六大門派領頭圍攻明教,實則是受了奸人的挑撥,中間存著極大的誤會,在下雖然年少,倒也得知其中的曲折原委,鬥膽要請雙方罷鬥,查明真相,誰是誰非,自可秉公判斷。”
張無忌這話一出,正道群雄無不出笑聲來,眾多人俱都譏笑張無忌自不量力,竟然想要主持所謂的公道,化解六大派和明教之間的恩怨,實在是愚不可及。
黃琦看著場中的張無忌,不由微微搖頭。這就是他不喜歡當大俠的原因,當大俠有什麼好的,不僅容易受製於人,而且容易被算計,更容易不被感激,反而惹得別人恥笑。
當然了,真正的大俠人家肯定是不會在乎這些,隻能明各自的想法不同罷了,誰也不能誰的想法不對,誰的想法又是正確的。
張無忌不顧譏笑,昂然四顧,朗聲道:“隻須少林派圓真大師出來,跟在下對質上幾句,他所安排下的奸謀便能大白於下了。”
張無忌內功深厚,此刻雖然有數百人譏笑於他,但他的話聲卻在譏笑聲中被聽的清清楚楚,可見他內力非同可,讓譏笑他的人不由自主的止住笑聲。
圓因哼道:“臭子恁地奸猾,明知圓真師兄已不能跟你對質,便指名要他相見?你何以不叫武當派的張翠山出來對質一下?”
這話一出,少林派空智大師便喝道:“圓音,話心!”
空智大師雖然高聲喝止,但明顯已經晚了,聽了圓因話的正道群雄,卻是有不少人笑了出來。武當派諸人臉上,均是不愉,顯然圓因的話讓他們很是不滿。
張無忌見圓因辱及先父,雖然一再在心中道要忍著,但這等事他如何能夠忍下來?當下縱身向前,左手探出,朝著圓因抓去。
圓因顯然沒有料想到張無忌會有這麼一手,一來沒有想到張無忌會突然出手,二來沒有想到張無忌會這般的厲害,當即被抓個正著。
左手抓著圓因的腰間,將他舉起,右手拿著他的禪杖,橫過杖頭,指著圓因的腦袋。隻要一下,圓因的腦袋必當頭破血流,當場斃命。
少林派中,登時搶出兩人,兩根禪杖分別攻向張無忌。這卻是圍魏救趙之法,攻敵之所不得不救,以達到救助同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