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的計劃早在月前已經決定,台中方麵由李應為大將,統領六千部眾,大肚王國方麵由酋王長子沙布爾統領三千人馬,再加上台中轄區內原住民村社派來的戰士,總兵力達到了萬人。用劉明的話來說,這就是拿鋼刀切豆腐,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大軍所過之處,那些原住民村社望風而降。
劉明在北伐前訂下的大基調是“攻心為上,攻地為下”。
大肚方麵勿用擔心,大肚沒有漢人燒殺搶掠的悠久曆史。
劉明再三嚴明軍紀,大將李應更是挑選親兵擔任督戰隊,對於不尊將令,殺人、發火、搶劫的格殺勿論。
居住在苗栗的地區的原住民六、七萬人,但他們分布在大、小三十多個社村之中。單個村社是無法對抗這支侵略軍,這些村長便率部向“王師”投降。李應對於這些投降的部族頭領以禮相待,好言發撫,甚至賞賜絲帛,而這些頭領則獻上美酒犒勞“王師”。按照大肚的規矩,戰敗的一方,要將部分男人和女人獻給戰勝一方作為臣服的表示,李應沿用了這一規矩。
那些沿海平原地區的村社由於漢化程度高,抵觸情緒小,基本沒有什麼反抗,居住在山上的村社進行了激烈地抵抗,不過麵對強大的“王師”他們隻能向山區轉進。
最新的戰報由快馬飛傳至台中,戰事進展的比相像的還有順利,大局已經定,現在剩下來的就如何分割占領區的土地了。
台中得到戰報後,通過通過貿易站向大肚也傳了一份。
大肚酋長對於長子沙布爾所取得的勝利興奮異常,但是大肚的“貴族”對於國王出兵時不喊他們一道十分不滿,很顯然他們沒有出兵,那麼自然就不能分享勝利的成果,而那些與台中漢人交手時損失慘重的村社,更是對老王感到不滿。漢人軍隊如此強大,苗栗方麵的村社根本不可能抵擋的住,跟著那些漢人一起出征,好處那是大大的有啊!台中設在大肚貿易站傳來的最新消息,讓那些“貴族”再也按耐不住了,戰利品中包括數萬人口以、大片的土地,至於其它的戰利品更是不計其數。這些“貴族”趁著沙布爾精銳王軍在外之機,發動叛亂。沙布爾出征在外,留在寨子裏的都是一些老弱婦孺,老王根本擋不住。一夜之間“貴族”們便推翻老王的統治,建立了一個由多位族長構成的“貴族議院”。
“貴族議院”的使者到達台中時,劉明頭痛異常。
很顯然這是一起由於分贓不均而導致的一場大火並,對於大肚老王的人品劉明極度鄙視。
老王一死沙布爾作為長子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劉明仍在猶豫是支持沙布爾,還是“貴族議院”,長思之後劉明選擇了沙布爾,“貴族議院”那邊的頭子太多了。
在苗栗地區的進展非常順利,台中方麵決定繼續北伐。
李應與沙布爾請到大帳,就此事進行協商。
沙布爾對於繼續北伐有些猶豫,這次的勝利,讓他和他的部族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尤其是土地實是在太廣闊了,“李將軍決心繼續北進,沙布爾聽從將領的調遣。”跟著漢人後麵取利勝利太容易,戰利品多的更是無法想像,他沒有理由拒絕漢人瓜分戰利品的邀請。
沙布爾與李應大帳內對飲,不斷的讚歎著漢人的美酒以及精美器皿和布帛,表達了對於台中的繁華生活十分向往。沙布爾聽說大海對麵的漢人城市,比台中繁榮千倍,而部族內有數位王叔和兄弟舉族搬到大海對麵住了,對於大海那邊沙布爾也很想去看看。在李應的嘴裏大海那邊的繁榮盛景遠遠不止那些。
“媽的,沒有通報擅自大帳想死嗎?”李應對著沙布爾吹牛逼的,被人打斷十分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