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愛我30(2 / 2)

那幾日,陳天一的大腦似乎停滯在某種空白狀態。冥冥中似乎在等待什麼。很多的時候,她搖著搖籃中的嬰兒,望著兒子的臉,目光呆滯。兒子也像是傳導了母親的憂鬱因子。一副木木地表情,盯著母親。不哭也不笑。

不哭也不笑。那種狀態僵滯在空氣中。似乎凝固了時間。

記不得了。是什麼時間。郵差如鈴的敲門聲將娘兒倆從沉靜中喚醒。

陳天一打開房門,看著郵差將一張彙款單遞到她手上。然後遞過筆讓她簽字。上麵是2000元。來自某某市區某某雜誌社。彙款備注欄填寫:稿費!

陳天一頓時滿臉喜悅。“真的?真的我可以掙到稿費?”

郵差笑著,臉上有某種奇怪和尊敬,點點頭:“真是個有才人。”

陳天一曾是因為萬般苦難與無奈所觸動到的最後的靈感。竟得到收獲。她此刻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像是一個快要潺死的人終於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見了她和兒子生存的希望。陳天一由這種希望鼓舞著。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先由給孩子換一包奶粉開始,慢慢寫一些雜誌小稿。後來接觸更廣泛的征稿啟示。隻要能寫的。她都拚盡全力的去做。她的工作時間隻有是在兒子睡著的時候。但是,往往孩子醒的時候。困神便找她而來。常常是當陳天一懷裏抱著睡足吃飽興味盎然的兒子嗑睡連連。甚至於有的時候陳天一帶著孩子坐在公園的椅子上不知覺的睡著,又會在兒子隨意的亂動中驚醒。

這樣下去。也許不是長久的生活方式。陳天一很快意識到自己的精力不足,她想到自己還是該請一個保姆,哪怕隻替自己半天的時間。但是一次次投出去的稿。並不像預期想的那樣會得到相應的收獲。常常是有去無還的沉寂。雖然,有幸投中的幾篇尚能換回她和兒子微不足道的生活費用。但是離請一個保姆的條件還相差甚遠。這就再需要自己的努力或尋找新的生活依靠。

就是她腦盡心計苦思冥想之時。忽然,她接到某雜誌社的一個責任編輯的電話。告訴她一個非常好的消息:因她的隱私傾訴稿的寫作個性非常適應本雜誌的風格,所以。希望她能成為本欄目的責任編輯兼專職撰稿人。待遇是。每月可以領到五百元的低薪。加撰稿費用。這對於正處於生活窘迫中的陳天一無疑又是一個柳暗花明。

那天,陳天一特意到新開的賓海購物用僅有的幾十百元錢買了施恩奶粉,然後,又帶孩子在四樓遊樂場玩了很多小遊戲。直到兒子累的睡在媽媽懷裏。陳天一才感到了深深的疲憊。

當陳天一飽著兒子踩上下樓的電梯時。她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