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130的人望塵莫及。又如家庭主婦的文化程度和兒童時期的“智商”不一定高,但在采購日常生活必需品時的心算能力卻可能遠比知識程度高的女士要強得多。
所有這些都說明,專門的興趣和愛好、豐富的實踐經驗等後天因素,對於智力發展有巨大的作用,這就是兒時“智商”不高的人後來鍛煉成有特殊才能的人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見,人腦的結構和作用機製無比複雜,能存儲信息的潛在能力是很大很大的,而我們目前所認識和開發的僅僅是它極小一部分。一個智力發育正常的人,隻要努力,都能極大地增強記憶力,過分強調先天的因素是不對的。例如美國第50屆西屋電氣公司科學獎前10名獲獎者中,華人學生有4名,占40%,而華人人口僅占美國總人口的0.4%,高出了100倍。什麼原因呢?
是華人天生就比別的人種聰明嗎?不是,主要是他們刻苦努力的結果。據有關資料介紹:華裔學生每周在家做功課的時間是11.7小時,而白人是8小時,黑人僅6小時。
我們可以把人腦先天記憶的潛力和表現出來的現實力比喻為電腦的硬件與軟件。假定有兩台電腦,一台為586,另一台為486。眾所周知,586電腦的硬件環境要比486強得多。但是如果不對其進行二次開發,裝入各種軟件,它的現實能力和智能水平可能還不如一個二次開發搞得很深的486。例如把這台586電腦放在財務部門,專門管理工資發放,裝入的軟件僅僅是一些簡單的加減乘除,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它的功能潛力很大,但是它的作用卻是很有限的。而另一台486機則進行了充分開發,裝入了各種先進和複雜的軟件,例如裝入了詞典軟件,因而能校對英語單詞拚寫是否正確,並能在發現拚寫有誤時提出許多正確拚寫建議供使用者挑選,其準確程度和英語水平絕不亞於水平很高的專業英語工作者。在這樣兩台電腦麵前,就其現實表現出來的能力和智能水平而言,人們一定都會認為那台二次開發進行得很充分的486比二次開發很有限的586要強得多。對於不了解電腦檔次與這兩台電腦的二次開發過程的人來說,可能還會認為486電腦的檔次比586還要高呢!
人腦的記憶潛力與表現出來的現實記憶力之間的關係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對於我們大多數智力正常的普通人來說,是不是可以認為人腦的結構大體上是相同的,“檔次”基本上也是相同的。可是由於後天努力程度的不同,各個人表現出來的現實記憶力可能會有很大的差別。
退一步說,即使有的人自認為自己腦子的先天條件(即所謂“天賦”或“天資”)不如別人,但是隻要肯努力,不斷地通過學習往腦子裏裝各種知識(即軟件),說不定會趕上或超過那些被自己認為先天條件比自己強的人。
把記憶潛力轉化為現實力的關鍵就是開竅。沒有開竅的人腦就相當於高山湖裏的水,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但是受到四周崇山峻嶺的阻隔,這些能量釋放不出來。
所以具有的隻是潛能,而不是現實能。如果能在周圍的山上“開竅”,打洞引水,就可以把潛在的水能轉化為現實的電能。人腦的開發過程就很像這種情況。人腦有著巨大的記憶潛力,但是被各種各樣的“高山”(各種偏見、自卑感、條件論等等)阻擋著,發揮不出來,表現出來的隻是極為平平的記憶力水平,往往既不被自己所認識,也不會被別人所承認。但是一旦在這些無形的“高山”上鑿了孔,“開了竅”,就一定會表現出不凡的記憶力水平,甚至使自己前後判若兩人,不但會使別人感到難以理解,有時連自己也會感到驚奇,原來自己的潛力有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