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處世觀:高調不要你來唱(2 / 3)

托馬斯·傑克遜似乎具有一種“天生的謙遜”。在西點軍校時,他就以謙遜著稱。在墨西哥戰爭中,總司令斯科特將軍曾對他的英勇善戰給予了公開的盛情稱讚,但傑克遜後來從未提及此事,甚至在他的至親好友麵前都隻字不提。直到他彌留之際,他還是堅持認為“石城”這一美譽不應當僅僅屬於他個人,而應歸他所率領的整個部隊共同享有。

但是,就在墨西哥戰爭剛剛爆發時,在傑克遜寫給他姐姐的信中,滿紙都是他想要建功立業的勃勃雄心。而在當時,他隻不過是擁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副官的虛銜而已。信中,他冷靜地分析了連州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這位勇敢而謙遜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曾有過一次聰明的舉措,即主動要求從常規部隊轉到炮兵部隊裏去。因為他相信,在那裏,“長官們更容易把整個部隊的功績歸功於某一個人”,這樣無疑有利於自己的升遷。果然,他獲得了斯科特將軍的親口讚賞,這直接為他隨後的幾次升遷奠定了基礎。幾年以後,因為預先就看到當上弗吉尼亞陸軍大學的教官必將“聲名卓著”,他又用盡渾身解數去爭取這個位置。

鐵路建築專家哈裏曼也一貫都是這樣的謙遜。他的一個很要好的老朋友甚至在他取得了自己事業上最輝煌的幾次成功之後,還一直以為他不過是幾百個有點成就的經紀人之一,因為哈裏曼從未炫耀過自己的成就。直到後來,他的這位老朋友才無意中從別人那裏了解到真實的情形。

真正偉大的人物,一般都能在他們身上看到這種似曾相識的謙遜。

4.自視高人一等隻會被孤立

一個人要想孤立自己並不難,隻要自視高人一等就足以奏效。受自傲心理所累的人同受自卑心理所困的人在與社會的融合方麵,結果是一樣的,都不會獲得好的結局。所以,要學會低調做人,真誠地關心別人。

不唱“高調”,平易近人是西奧多·羅斯福異常受歡迎的秘訣之一。羅斯福是個使仆人都喜愛他的人,他的那位黑人男仆詹姆斯·阿默斯就曾寫過一本關於他的書,取名《西奧多·羅斯福——他仆人的英雄》,阿默斯在書中寫了這樣一段富有啟發性的話:

“我妻子有一次問總統關於鶉鳥的事,因為她從未見過鶉鳥,於是總統詳細地描述了一番。一天,我們小屋裏的電話鈴響了。我妻子拿起電話,才知道是總統本人打來的,他特意來告訴她,我們屋子窗口外麵正好有一隻鶉鳥,如果她往外看,就能看到。羅斯福時常做這類小事。每次他經過我們的小屋,如果看不到我們,他就會輕輕地叫著‘安妮’或‘詹姆斯’,這是他表示友好的一種招呼習慣。”

一個日理萬機的總統能做到如此平易近人,仆人怎能不喜歡他呢?

有一天,卸任後的羅斯福到白宮去做客。不巧的是,塔夫脫總統和夫人都不在。這時,他那種真誠對待身份卑微的人的態度完全體現出來了:他同所有的白宮舊仆人打招呼,而且能叫出每個人的名字,連廚房裏的仆役也不例外。

當他見到廚房的阿麗絲時,問她是否還烘製玉米麵包。阿麗絲回答,她有時為其他仆人烘製一些,但是樓上的人都不吃。

“他們的口味太差了,”羅斯福頗為不平,“等我見到總統的時候,我會這樣告訴他。”

阿麗絲端出一塊玉米麵包放在盤子上給他,他端著盤子一麵吃著一麵向辦公室走去,經過園丁和工人的身旁時,還不斷跟他們打招呼……

“他對待每一個人,還和以前一樣。”仆人們互相低聲討論著。而一名叫艾克·胡佛的仆人眼中含淚地說:“這是近兩年來我們惟一的愉快日子,我們任何人都不願拿這個美好的日子去換一張百元鈔票。”可見,大人物之所以成為大人物,就是因為他們永遠不會自視高人一等,使自己孤立起來。

查爾斯·伊裏特博士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位大學校長——他從南北戰爭結束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五年,一直擔任哈佛大學校長。下麵是伊裏特博士做人做事的一個例子。

有一天,一個名叫克立頓的學生到校長室去借50美元的學生貸款。這筆貸款被批準了。“當我萬分感激地致了謝,正要離去時,”——克立頓自己敘述道——“伊裏特校長說:‘請再坐會兒。’然後他對我說:‘聽說你在自己的房裏親手做飯吃,隻要你所吃的食物適當、分量足夠,我並不認為這是壞事。我念大學時也這樣做。你做過牛肉獅子頭嗎?如果把牛肉煮爛,就是一道好菜,因為不會浪費。我當年就是這樣做的。’然後他就耐心地教我怎樣做牛肉獅子頭吃。”

即使是極為忙碌,也不忘關心別人是這些偉大人物身上的共同點,這種做法使他們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支持,而永遠不會使自己孤立起來。

還有一個更具傳奇色彩的大人物的所作所為更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

法國巴黎以她的美麗和古老的歐洲文明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一天,一位美國的有錢人來到這座城市遊覽。她在林蔭道和草坪中散步時,忽然看見一個老頭兒正在花壇裏澆水。他是那樣內行,他那一絲不苟的姿態,足以證明他是個上等的園丁。這位闊太太有一座私人花園,她想,這位法國老頭兒真是百裏挑一的好園丁。在美國恐怕出高價也很難找到,現在既然有幸碰上了,為什麼不帶他到美國去呢?

於是她問那位老頭兒,願不願意赴美國去做她的園丁,她可以給他高於法國三倍的工資,還可以負擔他的旅費。為了說服老頭兒,她又把美國吹噓了一番,仿佛那兒遍地是黃金,到那裏去了人人都能發財。

“夫人,”老頭兒彬彬有禮地回答說,“真是不巧得很,我還有另外一個職務在身,一時離不開巴黎。”

“那就把它辭掉吧!這些,我都會給你補償的。你除了園丁,還兼職幹什麼工作呢?是送牛奶還是養鴿子?”闊太太不屑一顧地問。

“都不是,”老頭兒微笑著說,“我希望人們下次不要再選我,我就可以做你的園丁了。”

“選你做什麼呀?”

“選我當……”

“你是……”闊太太在仔細端詳了老頭兒一會兒後驚訝地張大了嘴。

“我就是安裏,我這個園丁兼任法國總統。”

這些偉大的人物用自己的行動表示了,他們從未把自己同普通人區別開來,他們都是下意識地、不自覺地就把自己定格在平凡人的位置上,他們因為自認平凡才更顯偉大,他們堪稱是天欲降大任給他們的人。

5.言行不要太出格

言行上的趾高氣揚、放浪不羈是做人的大忌,而低調做人正好可以收斂自己的過分言行。有些人喜歡說大話、擺架子、耍威風,張揚賣弄,神氣十足,到頭來隻能淹沒在別人鄙夷的目光中,他們不管顯達也罷,落魄也罷,都可能要比別人經曆更多的挫折,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

一個人為人處世要力求在現實生活中摒棄那些趾高氣揚、盛氣淩人、指手畫腳的行為。

漢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信奉儒家學說的漢武帝征召天下有才能的讀書人。年已70多歲的川人公孫弘的策文被漢武帝欣賞,提名為對策第一。漢武帝剛即位時也曾征召賢良文學士,那時公孫弘才60歲,以賢良征為博士。後來,他奉命出使匈奴,回來向漢武帝彙報情況,因與皇上意見不合,並在朝堂上引起爭執,引起皇帝發怒,他隻好稱病回歸故鄉。這次他榮幸地獲得對策第一,重新進入京都大門,就決心要吸取上次教訓,凡事必須保持低調。

從此,公孫弘上朝議事,從來沒有發生過與皇帝意見不一致時當庭論爭的事情。凡事都順著漢武帝的意思,由皇帝自己拿主意,漢武帝認為他謹慎淳厚,又熟習文法和官場事務,一年不到,就提拔他為左內史。

有一次,公孫弘因事上朝奏報,他的意見和主爵都尉汲黯一致,兩人商量好要堅持共同的主張。誰知當漢武帝升殿,邀集群臣議論時,公孫弘竟為迎合聖意放棄自己先前的主張,提出由皇帝自己拿主意。汲黯頓時十分惱怒,當廷責問公孫弘說:“我聽說齊國人大多狡詐而無信義,你開始時與我持一致意見,現在卻背棄剛才的意見,豈不是太不忠誠了嗎?”漢武帝問公孫弘說:“你有沒有食言?”公孫弘謝罪說:“如果了解臣的為人,便會說臣忠誠;如果不了解臣的為人,便會說臣不忠誠!”漢武帝見他回答如此機巧而妥當,十分滿意。從那以後,左右幸臣每次詆毀公孫弘,皇上都寬厚地為他開脫,並在幾年後提拔他為禦史大夫。

公孫弘在皇上眼中是個謹慎淳厚的臣子,但有些大臣卻認為他是個偽君子。有一次,主爵都尉汲黯聽說公孫弘生活節儉,晚上睡覺蓋的是布被,便入宮向漢武帝進言說:“公孫弘居於三公之位,俸祿這麼多,但是他睡覺蓋布被,這是假裝節儉,這樣做豈不是為了欺世盜名嗎?”漢武帝馬上召見公孫弘,問他說:“有沒有蓋布被之事?”公孫弘謝罪說:“確有此事。我位居三公而蓋布被,誠然是用欺詐手段來沽名釣譽。臣聽說管仲擔任齊國丞相時,市租都歸於國庫,齊國由此而稱霸;到晏嬰任齊景公的丞相時,從來不吃肉,妾不穿絲帛做的衣服,齊國得到治理。今日臣雖然身居禦史大夫之位,但睡覺卻蓋布被,這無非是說與小官吏沒什麼兩樣,怪不得汲黯頗有微議,說臣沽名釣譽。”漢武帝聽公孫弘滿口認錯,更加覺得他是個凡事退讓的謙謙君子,因此更加信任他。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免去薛澤的丞相之位,由公孫弘繼任。漢朝通常都是列侯才能拜為丞相,而公孫弘卻沒有爵位,於是,皇上又下詔封他為平津侯。